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

ID:22019479

大小:48.0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_第1页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_第2页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_第3页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_第4页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激电中梯法在某铜矿中的应用摘要:该铜矿位于欧亚板块青藏高原东部与印度板块的结合地带,“三江”成矿带地区北部。第四系覆盖厚,局部存在常年冻土层和冰雪层,用常规地质找矿法在矿区找矿效果不显著。通过激电剖面测量,圈出了激电异常带2条,后经钻孔揭露,证实了隐伏铜铅银矿(化)体的存在,说明本区采用激电法指导找矿效果明显。关键词:西藏;激电;铜铅银多金属矿中图分类号:0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矿区位于西藏昌都。进入矿点步行约需4小时,交通条件较差,工程机械施工较不方便,前人在此范围的工作程度低。工作区平均海拔4325m,最高5314m,局部

2、地段常年冰雪覆盖。矿区地处“三江”成矿带,根据化探资料及部分化学取样分析资料,本区有明显的铜、铅、银异常。2地质概况工作区位于欧亚板块青藏高原东部与印度板块的结合地带,属阿尔卑斯__喜马拉雅构造带向南转折的“三江”地区北部,澜沧江结合带北部,为羌塘唐古拉保山板片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腾冲板片结合部位,区内地质构造及沉积建造十分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区域变质,动力变质作用强烈。2.1区域地质区域内出现地层主要为前震旦系吉塘群(AnZjt)、下石炭统卡贡群(CKg)、下二迭统共龙巴组(Pit)、上三迭统甲丕拉组(T3j)、上三迭统夺盖拉组(T3d)、中侏罗

3、统雁石坪组(J2g)、下三系始新一渐新统(E2-3)及下三系始新一渐新统(E2-3)等。区内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火山岩较少且零星分布,主要有华力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岩浆岩类。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为主,前震旦系晚古生界、中生界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印支中期及燕山晚期。区域构造形迹表现为摺皱、层间活动带、剪切带和后期活动构造。其中后期活动构造表现强烈,以登许断裂,察浪多断裂、吉龙断裂为特征。2.2矿区地质矿区出露地层有(1)前震旦系吉塘群(AnZjt):自上而下为灰黑色碎裂化混合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眼球状长英质片麻岩、角闪斜长黑云母片

4、岩,糜棱岩化混合花岗片麻岩,出露于工作区中部,呈NNW向延伸至图幅外。(2)下石炭统卡贡群下岩组(ClKgl):中上部以板岩夹变质砂岩为主,见有花岗岩侵入,中部还见方解石大理岩及石英脉。下部以变质砂岩,石英砂岩夹千枚岩、板岩为主,底板夹片岩并见花岗岩侵入。(3)下石炭统卡贡群上岩组(ClKg2):上部以石英板岩夹变质砂岩为主,中部为石英砂岩、石英岩、石英板岩,下部为硅质岩、方解石大理岩。上、下部分别见热液赤铁矿(透镜状)薄层。构造主要为察浪多断裂及其东、西支断裂带。(1)察浪多断裂:出露于工作区中部呈NNW向展布,往北、南两端延伸至图幅外(内)分

5、别与东支断裂、西支断裂复合,平面上具分枝复合特征,断裂宽5〜15m,局部达200m,长5.2Km,产状68˚Z56˚,主要由碎裂岩,构造角砾岩,糜棱岩组成,上盘为卡贡群下岩组(GKgl),下盘为吉塘群(AnZit)变质岩,并见岩滴状印支期闪长岩。(2)察浪多东支断裂:出露于工作区东北角,平面呈舒缓波状,断裂宽2〜8m,长大于1km,产状215W30;Z65&tt730;,主要由碎裂岩、角砾岩、局部为糜棱岩组成,并伴有硅化和少量铁质。上盘地层为卡贡群下岩组(GKgl),下盘于图幅外见卡贡群上岩组(GKg2)。显示逆冲性质。(3)

6、察浪多西支断裂:出露于工作区中部呈丽、SE向展布,SE段与察浪多主断裂复合,平面呈舒缓波状,断裂宽4〜30m,局部130m、长6Km、产状52˚<60˚,主要由糜棱岩、碎裂岩、角砾岩组成,上盘有100多米宽的糜棱岩化长英质片麻岩带;围岩为吉塘群,卡贡群下岩组,下盘为卡贡群下岩组,上岩组。显示上盘上升、逆冲推覆性质。2.3矿化特征区内见铜矿化带一条即Cu-I矿化带,该矿化带是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化带,矿化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与石英脉、硅化、黄铁矿化有关,含矿断裂宽约20m,自东而西分别为含猛褐铁矿脉(lm),褐铁矿化菱铁矿化破碎带

7、(4m)、含铜石英脉菱铁矿破碎带(4m)、褐铁矿化角研、岩带(5m)、眼球状糜棱岩带(6m)(见图3)。其中,含铜石英脉单条宽0.1〜0.3m,长15m,密集(带)出露总宽1.2m,长约100m,沿走向往北追索12m,往南18m断续见薄膜状孔雀石(部分于裂隙面富集)、浸染状黄铁矿细晶和局部富集的浸染状黄铜矿。矿化带上(D625〜1)取样,化学分析含Cu5.16%,Pbl.37%、ZnO.48%、Agl8g/t。工作区位于三江成矿带之澜沧江成矿带上,位于1:20万察雅幅卡贡A类铁、煤、多金属预测区,已发现了一批铜、铅、锌、铁及多金属矿点矿化点带,成

8、矿条件有利。据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工作区内有2个水化学沉积物乙级异常(Pb、W、Cu20,CulO),其中水化学沉积物乙级异常(Cu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