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ID:22031865

大小:2.3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10-19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1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2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3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4页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外古诗词诵读峨眉山月歌唐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峨眉山欣赏图片峨眉山位于四川省,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欣赏图片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羌(qiāng)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古诗28字中,有5个地名,你

2、能找出来吗?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入——倒映入流——流动半轮——半边,半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向——驶向下——顺流而下,前往君——作者的友人发——出发理解诗句的意思: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①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②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③诗人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驶去,④(诗人)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州驶去了。《峨眉山月歌》描写了月映清江的

3、美景,抒发了作者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小结:当堂训练:《峨眉山月歌》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在(  )(季节)(  )(时间)乘船远行,从(  )出发,驶向(  ),最后到达(    )。表达了诗人思念()的思想感情。唐李白秋夜晚峨眉山三峡渝州故乡和友人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创作背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

4、年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逢:相逢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寻常:经常。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几度:几次闻:听到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君:指李龟年。这首诗通过诗人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以及对彼此现状的悲叹。中心思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在早年曾在洛阳听过李龟年的演唱,如今在潭州相遇不禁引起万千感慨,于是以此诗相赠。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现在之衰,

5、抒发无穷感慨。过去之盛,为下文做了铺垫全诗无直接抒情之语,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却尽寓其中。本诗的一、二句追忆李龟年出入达官贵人之家,间接说当时的太平繁盛。第三句特意提起江南的好风景,大有风景不殊,河山有异之叹。第四句以“落花时节”隐写世乱时艰。用一“又”字把前后两相对照,大有风光不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早年在长安时看到的太平景象不见了,社会萧条动摇,使人不堪回首。岑参五言绝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

6、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强:勉强送酒:此处化用有关陶渊明的典故。据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这时正好王弘送酒来了,于是醉饮而归。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怜:怜惜傍:靠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行军:行营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意思:重阳节在军营思念长安故乡整体感知让我们回顾下课文内容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九月九日重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

7、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靠近这战场开放了。古诗赏析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无奈)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深层感悟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

8、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共度佳节。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第三句写诗人在佳节之际想到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