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

ID:22035797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6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_第1页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_第2页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_第3页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_第4页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技术要点,以期能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1前言  无粘结预应力是后张法预应力的一个重要分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指无采用防锈蚀德优质包裹高强度高度钢丝、钢绞线,经预应力张拉工艺形成的一种结构构建。这种构件具有结构性能好、抗剪承载力强、经济耐久、无须预留孔道与灌浆、施工简便等优点。但与混凝土无粘结,故对锚具要求高,且混凝土强度等级高,裂缝出现机率大大增加,而预应力结构对预应力裂

2、缝要求更严,因而施工难度比普通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难度更大。在此,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就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2施工准备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锚具、钢绞线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测试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塑料套管选用高密度的高压聚乙烯或聚丙烯管,要求低温不易发脆和抗磨损能力较高,管径50mm,壁厚2mm,连续无裂纹、厚度均匀。  2.2施工机械配备  施工机具有:YC-25型千斤顶、GYJA型挤压器、ZB4-500型电动油泵车、卸锚器、砂轮砌割机、压力表等。  3无粘结预应力现浇混凝土屋面板施工工艺  3.1施工

3、工艺流程  即:支楼板底模→绑扎楼板底排钢筋→安装无粘结钢绞线支架→安装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与定位支架绑扎固定→调整无粘结钢绞线标高→绑扎楼板上排钢筋→张拉端锚垫板、螺旋筋、穴模块安装→预应力隐检验收→隐蔽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并养护至张拉强度→安装锚具预应力张拉→切除多余长度无粘结钢绞线→张拉端封锚处理与后浇混凝土施工→预应力工程验收。  3.2施工技术要点  3.2.1采用分段浇筑,一同张拉的施工方法,即分段浇筑完楼板全部混凝土,并且后浇带或临时施工缝混凝土强度养护至张拉强度后,就可以张拉楼板预应力筋,逐区完成预应力结构的施工。  3.2.2

4、模板安装  支主梁底模和侧模,经检查合格在侧模上按图画出钢绞线位置待钢筋绑扎合格,安装另一侧梁模板,支次梁及楼板模板。  3.2.3非预应力筋及钢绞线制作安装  (1)钢绞线下料及吊运  为保证下料尺寸准确,按计算好的下料长度(长度=预应力钢绞线在梁内的有效长度锚具长度千斤顶长度200mm),用砂轮锯或切割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断;同一束中各级钢筋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筋长度的1/5000,且不大于5mm;每根无粘结钢绞线均应拴挂标志,注明长度及所在部位,每一根无粘结钢绞线应盘成一盘.成盘直径不宜小于2m,每盘长度不宜超过200m。无粘结筋的吊运,必须

5、采用带橡胶套管的专用索具吊运,严禁用钢丝绳直接吊无粘结筋。  (2)预应力钢绞线的安装  预应力钢绞线大梁非预应力筋安装合格后进行安装、铺设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前应用铁马凳或#字架,根据侧模上预应力筋的轴线定出钢绞线的水平位置,焊定位槽,然后进行无粘结钢绞线穿束。穿束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无粘结筋表皮被钢筋划伤,且须保证预应力筋的标高和位置,中端垂直部分可直接用扎丝绑扎在垂直定位钢筋上。钢绞线穿束完成后,应检查其外包层的完好程度,对轻微破损情况可用胶带缠绕修补,如破损严重应做换筋处理。  3.2.4钢绞线就位、绑定位架  (1)为确保钢绞线距模板下坪75m

6、m,支架间距沿无粘结钢绞线长度方向不大于2m,支架钢筋采用工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高度为65mm。  (2)梁上最高点可与非预应力钢筋直接绑扎,应保持无粘结钢绞线平滑过渡。  (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位置的垂直偏差在板内控制±5mm,在梁内±10mm。  (4)无粘结钢绞线就位后调整好直线形状,用22号铅丝将无粘结钢绞线与支架绑在一起,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无粘结钢绞线移位。  (5)预应力筋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净保护层厚度70mm,锚固压处预应力筋及锚具净保护层最小厚度为50mm。  3.2.5锚固端和张拉端的固定  (1)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将固定

7、端锚板绑扎牢固,钢丝镦头必须紧贴锚板,严禁锚板相互重叠放置,但须与梁轴线重合。固定端钢线镦头的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钢线镦头强度不得低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98%,否则不得使用。  (2)检查锚固端位置标高、检查支架筋定位标高、控制预应力筋曲线的定位、误差不超过10mm。  (3)张拉端模板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应筋的位置钻孔,张拉端的承压板应采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上。承压板安装后必须稳定牢固且不得重叠,防止混凝土浇筑时走位,螺旋筋应与承压板紧贴。  (4)无粘结预应力曲线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端锚

8、固点应有不少于300mm的直线段。  3.2.6砼的浇筑  浇注前应做好隐蔽验收工作,砼的原材料必须其有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