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

ID:22121409

大小:76.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_第1页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_第2页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_第3页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_第4页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皮下坏疽21例临床分析王勇(吉林省双辽市妇幼保健院吉林双辽136400)【中图分类号】R722.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6-0121-02【摘要】目的探讨研宄新生儿皮下坏疽发生的原因,并找出其引起新生儿皮下坏疽的原因,规律性和可能性,达到诊断上的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与跟踪方式对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儿的诊断治愈后及护理上的若干问题。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者,其中男患12例,女患9例,平均年龄最小3天,最大28天,平均天数为15.5天,通过研究找出其发生疾病的原因和其规律性,治疗上的合理性。结果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

2、儿通过治疗存活中高达90.57%,仅有2例由于来院晚,患败血症而死亡,在研宄中发现由尿布不洁而致病占总发病率的33.33%,其次为枕细沙枕头引其发病为23.80%。通过调查统计找出其引发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主要原因,给预防此病打下了基础。结论在统计学中看到新生儿皮下坏疽的主要发病原因及因素,大大提高了预防和治疗上有效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减少了新牛JL发病的发病率确保了新牛JL的健康成长。【关键词】新生儿皮下坏疽临床对策新生儿皮下坏疽近几年来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卫生常识的认识提高,发病率明显下降,致病率也明显降低,但由于个别产妇的不重视仍有此病发生。新牛JL皮下坏

3、疽是一种特殊的外科传染性急性皮肤病,其发病快而凶猛,也是新生儿皮肤感染常见病,虽不多发,但在临床经常可以见到,如诊断和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下面将笔者遇到的2例新生儿皮下坏疽分析讨论如下:重点讨论新牛JL的出现特点诊断,治疗和护理中的几个问题,仅供临床上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患儿,其中男婴12例,女婴9例,男女之比无意义,最小年龄3天,最大者为28天,平均15.5天。21例新生儿皮下坏疽中有2例死亡,死亡率为9.53%,其中19例成活,治愈率为90.47%。1.2临床症状及特征患儿常以发

4、热、哭闹、拒食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先&睡,可发现背、臀、枕部、肩、腿及会阴处局部红肿,硬而略肿,指压吋变白,其边缘不清楚,在数小吋内即迅速蔓延,中央区变为暗红色,自硬变为软化。病灶部位化脓少见,以漂浮感为苏主要体征。化验室报告,白细胞增高,如治疗不及吋可患败血症。2新生儿皮下坏疽发病中几个因素2.1发病与年龄关系,以5天为一组进行统计,见表1表丄发病与年龄关系统汁从表1中看到15天以内组为最多发病16例,占总发病数的76.19%,其中死亡2例,死亡率占15天以内发病数的12.5%而15天以上发病最少仅5例,占总发病的23.8%,无1例死亡。2.2发病与性别关

5、系21例中男患12例,女患9例,男女比例为4:3,男婴多于女婴,这是否与男婴活泼、好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2.3发病与部位的关系新生儿皮下坏疽易发生的部位,见表2表2发病与部位关系统计表从表2中看到,发病部位最多的为枕部位占总发病的33.33%,次之为腰臀部占28.57%,这与长久部位受压和皮肤常受摩檫及屎尿常浸溃的部位奋关。2.4发病与发病原因的关系引起新生儿皮下坏疽的外界因素较多,本文21例中可查到的原因,见表3。表3发病原因统计表从发病原因统计中看到,由尿布不洁引起发病最多占总发病数的33.33%,次之为细沙枕占23.8%。尿布不洁,常期浸泡皮肤加之

6、由尿布不洁而造成硬度增加,皮肤过度摩擦发病较高,细沙枕头和洗澡,可能为细沙枕较硬,局部受压,血循环不良加上摩擦有关,而石棉枕头发病低,也可证明这个问题。洗澡是讲宄卫生的一种好方法,但新生儿在洗澡吋水温过高,擦洗过力和所用的毛巾过硬,均可损坏皮肤,造成感染此病。2.5死亡与并发症的关系新生儿皮下坏疽的并发症多为支气管肺炎和败血症。这和细菌的数量、毒力的大小及炎症控制的早晚成正比。本组死亡2例,均死在败血症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防止并发症的有效方法。2.6发病与病原体的关系引起本病的病原体从B前报道和本文细菌培养(下面简称菌培)结果上看,仍为细菌感染所致,本文

7、除2例未做菌培外,其他菌培见表4。表4细菌培养统计表(19例)从统计中看出,以金葡萄菌、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最著,分别占52.63%、26.31%,符合文献报道。2.7发病时间与来院时治疗上的关系发病吋间与来院吋间及治疗早与晚与成活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21例中以24小吋发病即到医院治疗为一组进行统计。表5发病吋间与来院吋间及结果统计在统计中看到,24小吋发病即到院住院治疗无1例死亡,治愈率为100%,而晚到医院死亡率较高,旱到医院治疗可降低其死亡率。3讨论综合材料分析,新生儿皮下坏疽发病急而凶猛,死亡率较高,国内文献报道死亡率占3%以上,其主要死在并发症上,

8、如肺炎、败血症等。本文21例中死亡2例,死亡率约为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