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

ID:22291265

大小:5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_第1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_第2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_第3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_第4页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考语文复习教案(二)成语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成语运用复习要点: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2、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3、能根裾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考点分析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屮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常见题型是选择题:选出的同语解释恰当(不恰当)的一项。常考的要点有: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褒贬误用、搭配不当、谦敬错位、重复赘余、不合语境等

2、。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二、备考指南对于词语(成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巾出现的重点词语。要fi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儿个方面的闪容。(一)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

3、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力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tl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学习过程屮要记住本义,学会引屮。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卜来的新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己经成为词

4、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二)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如“秀壮丽谦逊刚强”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同,如“笨奸诈卑劣渺小”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如“结果状况配合方法”(三)辨析近义词: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

5、“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來力自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屮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

6、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己公开了”,“公开的秘密”。三、答题技巧:1.解题基本原则。本着“词不离句”的原则,在考试屮应着重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既考虑熟语的基本义,也结合上下文瞻前顾后地考虑其感情色彩、范围人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和它与上T文的搭配。对生僻成语,更要做慎重考虑。2.准确把握熟语的含义。对熟语、成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防止望文生义。许多成语都有特定含义,不能随意解释,更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如“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使人信服”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不使大家信服”,它与“不负众望”意思是不一样的。

7、1.理解关键词素的含义。比如“文不加点”一词,其中“点”不是指“标点”,而是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如果我们不理解它,就可能把意思搞成“写文章不加标点”,而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2.分析感情色彩。不同的成语、熟语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是褒义,有的是贬义,有的是中性,辨析吋应注意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3.注意搭配问题。成语、熟语的使用,还应注意搭配M题,搭配不当,同样会造成错误。4.考虑语境制约。应具体结合语境来分析熟语,判断对错。5.注意细微差别。比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两个成语一字

8、之差,且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义,但细微差别在于:“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農惊”,而“骇人听闻”指“己经发生的坏事令人吃惊”。总之,辨析成语、熟语的运用,应当把语义、语境、感情色彩、恰当搭配、细微差别综合起来考虑。对成语、熟语的意义、词性、感情色彩、语体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