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ID:22334804

大小:19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1页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2页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3页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4页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言警句类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聚焦与思辨【教学目标】1、了解哲理名言类新材料作文的特征与类型。2、能够通过聚焦核心含义、辨析分句间联系、把握情感倾向等步骤和方法来审题立意。一、导入请你为下面泰戈尔《飞鸟集》的诗句填上词语,构成一定的辩证关系。57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于的时候。(伟大)抽象48群星不怕显得像那样。(萤火)形象类型:抽象与形象(比喻义)二、名言哲理性材料的特征1、整体感知材料,思考问题:材料一:【2014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

2、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问题:(1)、这则材料讨论的核心话题是什么?明确:青春是不朽还是朽(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两个分句的含义并说说分句间是什么关系?明确:只有青春是不朽的;青年的感觉是天真的,我们不能像自然永存。(3)、你对核心话题如何界定?明确:谁的青春?什么样的青春?为何朽与不朽?2、请比较下列两组材料具有什么共同特征?材料一:【2014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

3、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材料二:【2012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根据下列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70分)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明确:共同特征(1)有一个核心概念或核心含义材料一:抽象——青春(核心含义是什么?)材料二:形象与抽象的结合——心灵的微光(“微”的特征)(2)分句间是一组相对的关系材料一:只有青春是不朽的;青年的感觉是天真的,我们不能像自然永存。第一句:只有青春是不朽的问题1:什么人会说这样的话?“有人”所指的

4、“青春”是什么样的“青春”?明确:“有人”指抱有青春不朽信念的人(侧重于精神)或者是正处青春时期的年轻人(侧重于身体或精神)第二句:青年的感觉是天真的,我们不能像自然永存。问题2: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为什么“有的人”却认为青年人是抱有幻想?明确:第二句侧重于生理上的衰老和腐朽,青年人有朝一日也会衰老。材料二:人们舍弃心灵的微光;天才抓住了心灵的微光。问题1:为什么人们舍弃心灵的微光?明确:因为是自己的东西。不珍惜自己的灵感、思想、智慧等。问题2:为什么人们能在天才的作品中认出被自己舍弃的微光?明确:天才能抓住自己的灵感、思想、智慧等,这也是天才成为天才的原因之一。(3)核心含义具有多义性材料

5、一:你认为青春是“朽”还是“不朽”?什么样的青春是可以不朽的?明确:谁的青春:你的青春、亲人的青春、朋友的青春、平凡人的青春、伟人的青春;什么样的青春:年轻人交织在一起的欢乐时光和永恒记忆、父母的青春理想、外婆年轻时对家庭的责任、爷爷年轻时对祖国事业的奉献;为何不朽:精神永存、活力永存、多愁善感永存、爱情永存。材料二:问题1:对“心灵的微光”加以界定,你认为的“心灵的微光”指什么?明确:是灵光乍现的灵感?还是思想的火花?是日常生活细微处的感悟?还是发人深思的哲理?总之,“心灵的微光”可以是灵感之光,是思想之光,是智慧之光,是存在之光,也可以是诗意之光,是自由之光,是正义之光,是公正之光……问

6、题2:心灵的微光的“微”怎么理解?明确:“微”既可以从空间和时间上定义为“微弱”“短暂”,亦可以从价值上定位为“稀有、难得而珍贵”。对“心灵的”强调“自己的”,“内心的”、“原创的”等等。(4)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材料一:你会从哪个角度立意?青春不朽,青年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和身体,要思考什么是永恒和不朽的青春,第二句有些悲观,很多考生不会选择第二角度去写,或者从反方向去立意,正是因为青春的容颜和时光会流逝,才要考虑如何使宝贵的青春不朽。情感倾向:青春不朽材料二:这个材料的第一个分句为什么用“只”字?第二分句为什么用“却”字?明确:能够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取向,“只”强调原因的唯一,仅仅因为是自己的

7、就要舍弃,言外之意是追逐别人的,别人的总是比自己的好,迷失了自我。“却”表示一种意外,没想到天才的作品中有自己曾经拥有却不曾珍惜的。前半句——迷失自我,忽视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等等后半句——发现自我,重视内心的想法,抓住灵感、梦想等付诸实践,成就自我。(重点)选题背景:爱默生的《论自立》:“尽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心灵的声音,但是我们认为摩西、柏拉图和弥尔顿最大的功绩就在于他们对书本和传统的蔑视,他们只说自己想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