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媒介之变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

ID:22359104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_第1页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_第2页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_第3页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_第4页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与媒介之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互联网+”与媒介之变傅文仁杨兼互联网最初的形态即媒介。“互联网+”的思维和业态是建立在互联网对媒体业的作用和影响之上。这种影响虽然有个过程,但我们应该看到,它不仅仅已经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传播、接收、时效、信度等等,而且改变了媒体业的采编、经营、广告、管理。甚至已经改变了社会族群的组织沟通模式。移动互联网下形成的场境时代,网民所参与的“内容”已经拓展到了“一定场境下的信息体验”。从其诞生起,互联网就在改变人类沟通交流模式的基础之上改变着媒介的形态。在互联网2.0时代,网页开始挤占报纸、杂志的生存空间,论坛和博客(blog)的出现第一次赋

2、予了个人和媒体几乎相同的话语权。随后.facebook、twitter和微博的出现不仅将个体的话语权再次放大,也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交流与视听。而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的结合,更是将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新的时代,不仅对个体,也是对媒体。从互联网技术改变媒介开始,传媒行业就开始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的过渡进程。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用户,也是信息接收者在传播链中地位与话语权的提升,媒体在传播中所要考虑的问题则变的更多。在“大众麦克风”时代,产业竞争的的焦点已经超越了传统时代的内容与渠道的控制,开始转向内容、渠道

3、、用户、技术等多维度的角逐。“互联网+”下媒介的七大变化1.媒介形态之变。媒介生态的改变也催动着社会的改变。因此,“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随着现代社会传播与沟通模式的改变带来的用户(受众)地位的凸显,互联网开始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开始和网民生活所能接触到各种产业相结合,甚至产生改变整个产业运作模式的化学反应。近年来崛起的大型电商、和互联网结合的医疗产业、餐饮产业,无不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典型案例。同时,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

4、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家已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整合筹措更多资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而在传媒产业中,传统媒体简单的开通微博微信客户端,将内容呈现在互联网中也早已经足以顺应“互联网+”的产业模式,面对飞速发展的技术,媒体需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来看待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在产业发展中简单的嵌入互联网元素。因此,除了在内容上向互联网基础上的全媒体表达、互联网自有话语体系的转变,媒体的思维还在逐步的转向以用户为核心

5、,网民成为了传播产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因为传媒产业的运作思维与模式出现了重大变革,所以,在我国,生存和发展以其为基础的舆论场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革,呈现出了“互联网+”模式下。网络3.0时代的新特点。而作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政府在网络3.0时代也主要通过互联网舆论场和公民进行沟通,乃至塑造自身的公共形象,因此,其沟通宣传模式顺应当下传媒产业,舆论场沟通模式的变革,也是当务之急。2.媒体力量对比之变.自互联网进入互动性、即时性更高的2.0时代后,自媒体就进入了从论坛到博客的产生与发展之路,在这个过程中,网民,也是互联网用户(以下简称用户)

6、也开始逐步摆脱单纯的“信息接收者”的角色,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在传播链上更重要的地位。而传媒产业进入“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之下后,媒体力量出现了进一步分化,以微博、微信各类社交网络及工具为代表的自媒体力量逐步扩大,以报纸、电视为主要阵地的传统媒体力量更加削弱,甚至连新媒体阵营中的网站的传播力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3.传播角色分工之变。在传统传播的过程中,信息传播大多都是从传播者到受众的单向过程。然而随着“互联网+”运作模式的到来,媒体力量的变更,传播者的角色开始变革,博客、微博、微信赋予了任何一个网民的成为信息生产者与传播者的能

7、力。这种变革令用户在传播链中的地位大大提升,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生产者必须越来越多的考虑到用户面对信息内容时的反应并出于大量传播的需要进行调整。因此,传播思维模式开始以用户为核心。具体到媒介的实践,在国外,美国当前影响力最大的政治类博客媒体赫芬顿邮报,以新闻众包模式,即依靠用户进行主要内容生产,开辟了媒体先河。Buz-zFeed网站则以以病毒传播、倡导分享闻名,在2014年流量超过了《纽约时报》。从这两场新媒体的成功范例看,媒体也在向“平台型媒体”转型,传播者的往往具有信息发布者和用户的双重身份。4.社会思维模式之变.随着传统媒体与

8、新媒体力量的变化和传播角色及分工的变化,传媒行业的业界实践也开始逐步转变。这种实践的转变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的变革,即在传统时代往往较为单向的从企业到用户的思维开始转向全行业的用户核心思维。不仅如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