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

ID:22361204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8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_第1页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_第2页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_第3页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_第4页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实证研究  [提要]货币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影响价格总水平的直接因素是货币流量,而需求因素、成本因素以及输入性因素等都是通过改变货币流量与产出的比值而间接影响价格的。货币流量不但受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更受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状态的影响,而产业结构也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货币相对总产出过多,就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反之就会下降。关键词:通货膨胀理论;CPI;货币量:F12:A原标题:关于我国十二五期间价格与货币理论的实证研究收录日期:2013年3月18日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度在7月份达到

2、了106.5%,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模型出发,根据2001~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价格变动与货币之间的规律。一、2001~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分析从2001年到2011年,我国经历了三次明显的价格上涨,大多与货币因素关系密切。(图1)第一次从2002年5月低点(98.9%)开始抬升,至2004年9月达到高位(105.19%),2004年10月CPI转而下行,期间货币发行相对当期经济总量有连续两年多的增加(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002年2月降低,2004年10月重又提

3、高)。2006年10月起,CPI开始第二次上升,直到2008年4月达到高位(108.48%,2月最高为108.74%),期间(2006年4月~2007年12月)贷款基准利率连续8次提高,金融资产(股市与房地产)快速升值而造成的货币量结构性变化是导致此次价格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直到2008年5月起,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逐步影响到我国,价格才又直线滑落,2009年7月跌至谷底(98.19%)。为应对突发的危机,2008年9月至12月,我国贷款基准利率连续5次大幅下调,并运用超大规模资金救市,CPI从2009年8月开始第三次上涨

4、,2011年7月达到106.5%。为稳定价格,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5次上调,价格指数终于在2011年第三季度见顶后从10月开始回落。二、理论模型分析(一)国内外相关理论。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成因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需求因素拉动论:即总体上的供不应求,比如普遍的商品短缺;(2)成本因素推进论: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工资上升速度超过生产率,以及原材料资源等成本不断提升;(3)结构性因素论:主要指部分行业供不应求,以及不同行业生产率不同,而工资增长趋于相同,导致低生产率行业供给相对不足,从而

5、工资成本推动产品价格上涨;(4)混合因素论:指需求、成本等因素的共同作用;(5)货币供给因素论:由于货币供给过量,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6)抑制性(管制)因素论:由于价格形成机制受到管制,导致商品短缺,形成供求关系的扭曲,在管制解除时就会造成价格的上涨。费雪则直接给出了关于通货膨胀理论的方程式: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次数,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量)。国内学者对我国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樊纲、刘宪法等人认为,影响未来中国物价总水平走势的长期因素包括:要素市场结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其中,要素市场

6、结构因素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因素;制度性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制度、环境和资源保护制度和价格管制制度;技术性因素是指技术进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TFP)不断提高,即生产效率提高,使生产成本普遍下降,是导致物价总水平下降的原因。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张连城认为,决定物价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五个:一是上一期的产出缺口,上一期的产出正缺口会导致本期通货膨胀;二是货币供应量,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流动性过剩,物价水平就会呈上升趋势;三是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会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同时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会推高包括工资和

7、正常利润在内的经济成本,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四是供给冲击,如果出现严重的供给冲击,如自然灾害导致农产品大幅度减产,或者由于战争、动乱等原因导致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就不仅会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会使经济增长出现停滞;五是国际传导,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一般有贸易和货币两个途径。(二)理论实证模型的建立。在需求相关的理论中,商品短缺引起的抢购实际上就是货币从储蓄进入流通,从而改变货币流量而引起的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动;在成本相关的理论中,由于成本的上涨实际上造成供给的减少,从而相对降低了货币的需求量,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化;而管制的改变确实会造成价格水平的

8、变动,这点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已经得到很好的验证;关于国际输入因素的影响,也是通过大宗商品等资源成本影响国内的生产供给,或国际货币流动影响国内的货币流量,从而影响价格总水平。综合以上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