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

ID:22571209

大小:75.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30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_第1页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_第2页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_第3页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_第4页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李国文《淡之美》阅读答案(2)文章来自:学优网淡之美李国文①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②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③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

2、,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④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⑤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⑥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

3、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⑦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⑧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⑨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⑩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

4、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⑾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⑿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⒀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

5、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⒁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⒂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

6、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⒃淡之美,某种程度近乎古人所说的禅,而那些禅偈中所展示的智慧,实际上是在追求这种淡之美的境界。⒄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有删改)7、本文是写人生之“淡”,但文章的②、③段,却从淡妆的女孩、自然的西湖说起,除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外,主要想告诉我们。(2分)8、第⑤段,说“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这样说的原因是。(3分)9、根据第⑾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3分)10、第⒂段的划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

7、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11、下列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两项是()()(6分)A、第⑨段在文中是一个总结段,主要是对上文咖啡的浓香和龙井的清淡比较作总结。B、认为,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的本能欲望是应该抑制的,要像清教徒学习。C、文中由淡妆之美谈到自然、艺术、直至人的生活,委婉地表达了淡之美无处不在。D、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不同,中国画都是以淡见长,而西方的油画则是色彩浓重的。E、第⒁段“自画像”是指设想自己给自己画的像时,像水墨画一样,淡一点好。F、文风平和,娓娓道来,以平等的交谈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强迫别人接受。12、本文多处对比,淡妆与浓妆、水

8、墨画与油画、茶与咖啡,但并没有因褒“淡”而贬“浓”,也写了“浓”的种种好处。为什么这样写?并请欣赏这样写的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