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

ID:22609719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_第1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_第2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_第3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_第4页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车建华(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丙钦州535000)【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326-03肺癌是发病率、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而其近几年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长也最为迅速。在肺癌中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因起病隐匿,临床发现时大多数为晚期,己丧失手术根治的机会。随着晚期肺癌研宄的进展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其疗效有了明显提高,现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经历了3代的变更,从第1、2代化疗方案(CAP、MAP

2、、MOP、CAO等)到近年来广泛应用的第3代化疗方案(健择、泰素、泰素帝、诺维木与铂类DDP/CBP联合方案)经历了近50年的研究历程。尽管新的化疗方案不断发展,但是不可手术的晚期肺癌患者预后仍然很差。PS评分较好的IV期患者可以从化疗中获益(通常采用含铂方案)[1-2]o现己有多种治疗IV期NSCLC有效的新药进入临床,这些药物包括铂剂(顺粕,卡铂),紫衫类(紫杉醇,多丙他赛),长春瑞滨,依托泊苷,培美曲塞,喜树碱类似物(伊立替康)和吉丙他滨。联合应用这些药物,1年生存率为30%〜40%,优于单药治疗。方案伍括卡铂/紫杉醇、顺铂/紫杉醇、顺铂/长春瑞滨、吉丙

3、他滨/顺铂、顺铂/培美曲塞和多丙他赛/顺铀[3-6]。m期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许多含铂的二联方案只有相似的客观缓解率和牛.产率[7]。培美曲塞是新一代多靶点叶酸抑制剂,它能同时阻断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TS)、甘氨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GARFR)、二氢叶酸还原酶(dihydrofolatereductase,DH-FR)及S-氨基咪唑-4-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酶(AICARFT)等多种叶酸代谢所必需的酶[8],导致肿瘤细胞的嘌呤和嘧啶合成受阻,使肿瘤细胞的增殖停滞于S期,因而具奋抗肿瘤作用[9]。培美曲塞于2004年2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与顺铂

4、联合(PP方案),用于不宜手术切除的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治疗[10],2004年8月被批准为局部或转移性NSCLC的二线治疗药物[11],0前,培美曲塞己用于NSCLC的一线治疗。培美曲塞,作为一种新的肺癌一线治疗药物,与常规的一线方案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有何不同呢?目前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Scagliotti等[12]比较了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和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NSCLC的疗效发现,对于非鳞状细胞肺癌,顺铂/培美曲塞方案可带来更长的生存期。然而Bjorn等[13]指出顺铂/培美曲塞方案与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NSCLC生存期相似。陶玲等[14]在一项Me

5、ta分析中对比了顺铂/培美曲塞方案与吉西他滨/顺铂方案疗效,发现两者在1年生存率上无差异,但不良反应相对下降,而对于化疗耐受差的老年患者具有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放疗根据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加速再增殖的理论而提出的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由于加速超分割放疗缩短了总治疗吋间,相对提高了生物剂量效应,从而提高了疗效[15]。但是单纯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效果极不理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3%〜10%,中位生存时间为6〜11个月[16]。术前放疗的目的为清除手术区域以外的亚临床病变,减小肿瘤体积以及与相邻组织结构之间的浸润、增加周围解剖的组织

6、平面,减少局部种植和转移的机会,以提高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但是临床实践显示上述0的未能达到,可以说并没有使病人受益,临床上已不作为常规采用[17]。对于不可切除的IIIA期或II1B期患者,综合治疗优于单纯的放疗[18]。但是,同步放化疗可能优于序贯化放疗[19]。SW0G(9504)II期临床试验在83例不能手术切除IIIB期的NSCLC患者中评估了同步放化疗(采用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序贯多西他赛巩固治疗的疗效[20]。其结果表明中位生存期为26个月,5年生存率为29%。但是,另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III期NSCLC患者接受顺铂/依托泊苷方案加同步

7、化放疗之后,再接受多西他赛巩固治疗,病没有改善生存力,却增加了化疗毒性[21]。3靶向治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细胞膜上的多功能糖蛋白,分子量为170kD,由118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EGFR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erbB}受体家族,该家族包括EGFR/ErbBl/HER-l、ErbB2/HER-2/neu、ErbB3/HER-3和ErbB4/HER-44个成员,其结构均由细胞外的配体结合区、疏水的跨膜区和细胞内的酪氨酸激酶区组成。EGFR与其配体(EGF、TGF-α等)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EGF

8、R单体或与其它成员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