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参赛教案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

ID:22622479

大小: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30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_第1页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_第2页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_第3页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_第4页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山奇松参赛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山奇松》教案教案背景本教案是我为评选寿光市优质课而设计的,经过我多次讲课、备课、反复修改,我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多次听课、评课、议课、磨课,才最终定格,凝聚了我和同事们的心血。教学课题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集文本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引题,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

2、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突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总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秀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饱经风霜”说句话。3.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朗读和欣赏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会黄山三大名松的美和奇。2.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3、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助、指导点拨、感悟升华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生:去过。谁来介绍介绍你眼中的黄山?(说得真好!)师:没去过的同学想不想去看一看?(去过的想不想再到黄山游览一番?)生:(高兴地)想!2.师:现在,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到黄山去游览一番。(播放“黄山风景”动画图片)师:(相机配乐解说)我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览了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它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

4、,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欣赏的就是黄山奇松——师:请同学们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下这四个字——(板书:黄山奇松)过渡: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在哪里?黄山有哪些奇松?黄山松奇在哪儿?二、初读感知1.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黄山奇松》——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好标记。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师巡视过程中小声提醒了个别学生读书的姿势,初读给足时间。)回答

5、刚才的问题。3.生读完后,师问:黄山有哪些松树?(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师随机板书。过渡:这三大名松究竟有什么奇特之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三大奇松的句子,分别用不同的标记符号标出来。三、精读感悟(一)品味迎客松师:三大名松中,作者评价最高的又是哪一个呢?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出示:“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代表”什么意思?给学生思考时间。师:一提到黄山的松树,人们就马上会想到——迎客松;一提到黄山,人们马上也会想到——迎客松,因为——齐读该句“这棵迎

6、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过渡:作者为何对迎客松评价如此之高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师:瞧,(多媒体展示画面)这就是黄山第一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到你刚才标出的句子,再细细品读,体会迎客松奇在哪儿?划出你觉得奇的地方,可以找出有关的句子或词语。1.姿态奇生: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结合图片讲,理解“遒劲”(粗壮有力)谁来读一读?交流:(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2、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品“饱经风霜”生: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师:点击课件(

7、“饱经风霜”)那么这个词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它的生长环境,出示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学生自读。(要点包括:黄山松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尺把高的小树就已经生长了几十年,迎客松更是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往。)师:读了刚才这段资料,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在1700多米高的悬崖上800多年了,你经历了哪些困难?提示春夏秋冬有哪些恶劣的天气(恶劣的天气)什么

8、?生:我经历了风吹日晒。生:暴雨如注,雷电交加、寒风呼啸、飞雪压顶、……生:我经历了狂风与暴雪。师:这不正如课文中所说——“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谁来说?(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谁来完整地把这句话再读一遍?你从中体会到迎客松?生:坚强不屈生命力顽强过渡:迎客松还有什么奇特之处?5、悟“热情好客”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迎客松吗?出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