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ID:2265018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0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1页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2页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3页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4页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M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注重对小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巧妙应用学习情景,增强小学数学课堂的吸引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所以,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MPCK是国外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得非常好的成效,使得我国小学数学课堂开始考虑融入MPCK理念,有专家学者对MPCK的实用性进行研究发现,可以将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学应该具备的知识分为3类,分别为数学学科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CK

2、),这三类知识的融合就是MPCK,也是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应该具备的核心知识。在“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MPCK进行分析,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情景有效融合  小学生好奇心重,容易对新事物产生非常大的好奇心,且容易受其他事物干扰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景,增强教学课堂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小学生可以迅速融入到课堂学习氛围

3、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MPCK出发,不断提供自身的学习水平,实时创建“数学情景与提出问题”教学模式。如何将MPCK中教学知识与教学情景进行融合呢?现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折线图”中的例题1为例:通过观察折线图,分析在不同深度水中钩码所受浮力大小的规律。题目中没有钩码在下沉过程中浮力变化表,没有参考依据,为学生分析数学问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是一个跨学科的情景,浮力是物理中涉及的知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记录下钩码在下沉过程中浮力变化值,之后结合折线图绘制要求,将这些值用折线表示出来,绘制出折线图之后,有

4、学生立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物理实验,由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验记录相关数据,并根据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而教师则是在适当的点头或给学生一些表情动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被肯定,在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也使小学生从学习数学中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此可见,缺乏有效的情景模式,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无法对小学生构成吸引力,不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深入分析MPCK的含义,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增强小学生跨学科知识分析能力

5、,使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更加缜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二、利用数学思想方法,拓展小学生思维  数学思想方法是MPCK核心内容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方法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表示:“真不知道课堂教学中采用什么方法更合适”,教师对教学方法十分纠结。MPCK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优势,并将数学思想方法潜移默化传授给小学生,使小学可以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小学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情景的时候,需要将情景化与数学化进行充分的协调,使情景中体现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数学思想

6、方法。  现以数学教师引导学生解决计算题为例:商店柜台里有功率为100瓦的白炽灯和40瓦的节能灯,它们的单价分别为2元和32元,经了解知这两种灯泡的照明效果和使用寿命都一样,已知在当地的电价为每度0.5元,请问当两种灯炮的使用寿命超过多长时间时,选择节能灯才合算?案例与小学生实际生活中购买物品情况类似,使小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起了小学生的共鸣感。教学情景隐含了数学思想方法,具有数学化特征。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分析,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了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导小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7、应用NPCK概念,需要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实现数学课堂情景化与数学化的有效结合,在情景中体现出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小学生的数学兴趣,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小学数学知识范围  教材知识有限,而且教材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更加偏向于理论化,难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激发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NPCK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展现有关数学学科的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的重要作用,适当拓展小学数学知识范围。  再以例题1为例,分析中涉及到跨学科知识,为了加强小学生对数学跨学

8、科问题和解决方法的认识,教师又根据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引入了几个类似数学问题,在投影仪上展示例题,例如,规定一大袋垃圾可以换5枚有票,一小袋垃圾可以换3枚有票,某个班学生用若干大袋垃圾和大袋垃圾3倍的小袋垃圾换了126枚邮票,求这个班的学生共用了多少大袋和小袋垃圾,这道题渗透了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小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使小学生在学习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