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

ID:22681517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0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_第1页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_第2页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_第3页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_第4页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译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刍议摘要: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习俗、思维模式、文化意象等方面。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仅需要精湛的双语技能,也需要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关键词:口译;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口译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当今世界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口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差异往往给口译人员带来不小的困难。一

2、、口译中需翻译文化而不是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说过,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从口译的表层意义看,它是将源语(SL)变成目的语(TL)的一个语言转化的过程。但是,口译理论和口译实践均表明口译不是简单地使两种语言的词语等值对应。达尼卡一塞莱斯科维奇在她的《口笔译概论》中曾写到:"口译不仅是听懂词语,而是通过词语听懂讲话者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立即用易懂的话把它表达出来。"[1]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口译是通过语言领会欲说之意而不只是领会语言本身。她还提出:"在话语所传达的意

3、义与意义藉以形成的语言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些差别说明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而非简单的语言行为。"口译的最终目的是让讲话者和听众能达到思想、文化的交流。任何两种文化都享有共性和特性,而任何一种形式的翻译(无论笔译还是口译)要准确地表达另一种文化都不是一件易事,尤其是口译,它需要译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表达讲话者的意思。译者若想要在最大程度上体现源语的内容及文本风格,就需要深刻,及时地解读附着在语言层之外的"超语言信息",即文化信息,并传递给听众。二、影响口译的文化差异中国语言文化大学刘和平教授认为:口译同笔

4、译一样,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不同语言社团重要的交流形式,是两种思维的转换过程。[2]在跨文化交际口译中,译者很可能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文化。由于英汉民族在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地域生态、民俗风情等方面不尽相同,人们在语言结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也必然不同,这种不同就形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要使译语最切近、最自然,口译者必须注重不同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信息,努力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障碍。为此,我们有必要对造成文化障碍的原因进行适当分类,以提高口译员对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一)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

5、词是指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习语[3]。1特有的文化词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等,一种文化中所具有的表达方式并不存在于另一种文化之中。如"阴"、"阳"、"科举"、"虚岁"、"风水"、"八股"等具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在英美文化中是找不到相同的对应物的。英语中也有许多词在中文里没有对等词。比如brunch(早点与午餐并作一起吃的晚早餐或早午餐),bingogame(一种用纸牌搭成方块的赌博)。2习语习语是人们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提炼出来的语言精华。

6、英汉两种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都包含大量的体现本民族文化的习语。这些习语或浅显直白,或典雅含蓄,都具有内容丰富、意义深邃的特点。从形和义的角度来看,英汉习语的异同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英汉习语形义全同。如:Misfortunesneveresingly.祸不单行。②习语形义基本相同。如:Moneymakesthemarego.有钱能使鬼推磨。③英汉习语形似义异。如:Strikethedoor.免于饥饿,勉强度日。英汉习语的这些差异给口译带来了一定困难。口译者在翻译习语时,首先得正确理解其含义,认识其文化特

7、点,然后运用适当的方法翻译。3历史典故历史典故,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内容,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它具有浓厚的历史渊源,是以神话、寓言、传说、历史故事构成的语句,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英语中的典故多出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圣经》、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等著作。如"LikeaTrojan"(指英勇顽强)、"aCleopatra"(绝代佳人,莎士比亚戏剧《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中的人物)、"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汉语中的典故多出于四大名著、《诗经》、《史记》等著作。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8、刻舟求剑"、"愚公移山"等。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中国人称赞女孩子美丽,会说她"美如西施";而西方人则会说"SheisaHelen."(Helen是《圣经》里的人物,是宙斯的女儿,她无与伦比的美貌吸引了希腊许多英雄)。西方人对西施没有概念,假如对他们说,"YouarebeautifulXishi",没有人会懂。如果不了解这些文化典故,口译时就容易造成讹误。(二)文化意象的差异文化意象是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