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

ID:22747957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31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_第1页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_第2页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_第3页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_第4页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影:文学的终结者?

2、第1 当豪塞尔在他的卷帙浩繁的《艺术社会史》中把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时代称之为“电影时代”的时候,他不仅仅是试图进行一种宏观描述,而且在客观上对艺术发展史进行了某种预言。我们不妨说,在这种预言中,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将会后来居上,它刷新了对艺术的理解,完成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艺术系统的升级,并从而将其它艺术送进尊贵而冷清的历史博物馆,让它们成为活着的文物。早在1927年,电影导演阿培尔·冈斯就曾经满怀激情地宣称:“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

3、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则在墓门前你推我搡。”而小说家亨利·米勒的下面一番话则可以视为对此逻辑的令人沮丧的回应:“电影是一切手段中最自由的,你能用它来创造奇迹。确实,有朝一日电影取代了文学,不再需要阅读,我会举手欢迎的。你能记住影片里的面孔和手势,而你在读一本书时,却永远无此可能。”无论这些令人惊心动魄的话语是否显得过于偏激,重要的事实是,正如它们所揭示出来的那样,电影的确已经构成了文学存在与发展的巨大威胁。但是,电影何以能够,以及在何种限度内能够成为文学的终结者呢?一当卢米埃尔拍摄《火车进站》或《工厂的大门》的时候,除了人们把它当成比中国皮影

4、戏或幻灯之类奇技淫巧更高级一点的消遣之外,没有人预想到它会让当时还风光无限的作家们注定在未来黯然失色。然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当摄影机摆脱了定点摄影的理念,当电影迅速由机械再现客观现实转变为展现人类的感情与经验的主观世界,电影很快就取得了艺术家族中影响超过文学家的暴发户的显赫位置。作家们对此自然是感到脸上无光的。菲茨杰拉德酸溜溜地写道:“这是一种使文字从属于形象、是个性不得不在低档次的协作中消蚀殆尽的艺术,早在1930年时,我即已预感到,对白将使哪怕是最畅销的小说也变得和默片一样陈旧乏味……当看到文字的力量从属于另一种更耀眼、更粗俗的力量时,我几

5、乎总是难于摆脱一种令人痛心的屈辱感。”的确,对于大众而言,文字的魅力是远远不能与影像的魅力相匹敌的。利奥塔曾经在早期著作中将话语的东西与图像的东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区分。他认为,话语的东西相当于弗洛伊德理论的二级层面,即自我依据现实原则来行事。而图像的东西,相当于弗洛伊德理论的首要层面,即本我依据快乐原则来行事。这就是说,要想释放利比多能量,话语的东西必然要通过诉诸变形和语词化活动,依据现实原则才能得以间接地实现;而图像的东西,通过全身心投入感觉记忆,即可在无意识层面得以实现。由是观之,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由于它诉诸抽象的文字符号,对它的接受必然结

6、合对一定语词的理解、组织、选择而进行,唯其如此才能唤起相关文学形象,因此也必然更多的与理性和反思联系在一起,从而不可能从中得到一种直接的快感。但是图像性内容则不需要文字的中间媒介,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从而使人的视觉渴求无所阻碍的得到满足。然而文学与电影的差异还远不仅仅是文字与影像的区分那样简单。自古而今的绘画,雕塑,现代的摄影,作为某种图像艺术,除了像达·芬奇那样罕见的例外,几乎从未奢想过有朝一日有可能会颠覆文学无上的霸主地位。作为空间性存在,它们要求观赏者把视线长久地停留在某个最令人难忘的瞬间意象之中,与此同时,却把叙事任务拱手转让给了文学。

7、尽管摄影机技术为电影更真实地表演故事提供了条件,但是早期某些电影人或许是出于对于文学的习惯性敬意,或许是出于对于电影艺术的自尊,并没有想到过分享叙事这一文学的禁脔或专利。法国先锋派们遵循马拉美“纯诗”的同一逻辑,发明出“纯电影”的概念。在谢尔曼·拉杜克看来,电影必须拒绝一切来自外部的美学,“通过视象结构安排来表达情绪,摒弃作为文学传统所惯用的一切叙述性的、心理的和戏剧的因素,也就是‘用画面的协调,用明暗、节奏和面部表情的和谐来产生情感。’”但是无论是冈斯的《车轮》、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还是拉杜克本人摄制的《贝壳和僧侣》所演奏的“视觉交响乐”

8、是多么新奇,它们并未成为未来电影的大趋势。电影自身的逻辑可以证明自己的艺术特点,但是丝毫不能证明只有围绕着自己的美学优势,电影才能使自己抬升为最后的伟大艺术。既然感光胶片在银幕上连续而高速地放映使故事的呈现成为一种不容置疑的可能,那么,像巴赞或潘诺夫斯基那种认为电影相对成熟期的标志是发现了合适的故事这一类观点成为主流,就必然是迟早的事。事实上,不再谋求电影艺术的自主性,非但不是意味着电影艺术向传统艺术的全面臣服,倒反而可能意味着统治艺术世界的一个更可怕的“阳谋”。对于某些电影美学家而言,电影这一奇迹的出现,乃是艺术历史的一次巨大断裂。克拉考尔对先锋

9、派的批判暴露了他的美学野心:“跟达达主义者、立体主义者和超现实主义者有联系的先锋派电影导演们并没有为排斥故事而转入另一个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