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

ID:22764273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1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_第1页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_第2页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_第3页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_第4页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合作学习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合作学习在科学习题讲评课中的尝试摘要历史极为悠久的班级授课制度已经愈来愈成为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阵地”,改革该制度已经在教育界达成共识,合作学习就是这背景下的产物。习题讲评过程中,面向部分学生的讲评显然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故效率与结果往往有待于提高。本文就习题讲评过程中如何结合合作学习,以及如何借此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讲评效率、巩固教学效果进行了尝试。关键词合作学习习题讲评课九年级科学教学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注重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即掌握基础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以及促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取并处

2、理信息、初步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学科综合、逻辑推理等能力的进一步形成,以满足初中学业考试的需要。目前检验上诉目标达成情况的有效手段是不同层次的综合检测,而笔者认为检测习题的讲评过程对于目标达成的巩固完善极为重要。成功的习题讲评,不仅能让学生拓宽解题思路,还能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能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1讲评课的一般模式与弊端1.1一般的习题讲评模式的流程课前分析检测习题的知识结构以及难易程度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针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预习通过课堂教学初步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落实、巩固教学目标情况反馈。1.2实践中发现的该模式存在的弊端①操作繁

3、琐,教师工作量大,学生负担重,不能很好地符合当今社会高效低耗的教学理念。据本人不很精确地统计,练习时间为90分钟的检测题,练习后教师约需耗时(以任教一个班为例):课前4—5课时,讲评课2—3课时,课后约2课时,合计约9课时;学生约需耗时:课前1课时,讲评课2—3课时,课后约2课时,合计5—6课时。②授课过程中,内容安排上面向中等生显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人为造成对班级的“斩头去尾”-7-:落后生听到的讲解高于他们的认知水平,显然无法真正理解掌握,而优等生得到的却是时间的浪费和锋芒的钝化。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

4、展他们的个性,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导致学生学习障碍的出现。③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进步的,还是暂时落后的,都应以表扬激励为主,努力使之有成功的情感体验。讲评过程中掌握较好的一带而过,仿佛在讽刺落后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而针对难题面面俱到的讲解不但无法让优等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反而会使其产生更大的依赖性。④学生成绩的比较无疑是学生之间竞争产生的重要原因,讲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无助于矛盾的化解,显然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形成,日后当然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合作意识的需求。2合作学习2.1合作学习的含义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

5、rning)被有关人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际教育合作研究会主席尼尔·戴维森认为合作学习定义有七个要点:①小组共同完成讨论、解决(如果可能)问题;②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③在每组中的合作、互助的气氛;④个人责任感;⑤混合编组;⑥直接教授合作技巧;⑦有组织且相互依赖。2.2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我国学者王坦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研究之后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据此,王坦就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观点:①互动观——不再局限

6、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而是将教学互动推延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将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②目标观——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追求教学在认知、情感与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③师生观——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④形式观——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主体,力求集体性与个体性的和谐统一;⑤-7-情境观——创设“利己利人”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利己又利人的前提下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相互依赖的关系;⑥评价观——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并使之成

7、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而且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新格局。可见,合作学习的有关理念恰恰可以弥补一般讲评模式的缺陷,于是笔者进行了初步的尝试。3基于合作学习的习题讲评模式3.1合作学习小组设置(课前):①将教师评定与学生自我评定相结合,量化考核学生,并据此将学生分为四个层次(附录1);②每个层次抽取一人构成合作小组,同时兼顾性别、性格等特征,尽可能通过异质组员构成同质小组;③小组成员分工。推出组长(完成学习任务贡献最大者或善于和其他学习者交往者,总负责)一名,记录员(文字组织能力较好者,负责记录)、检

8、查员(管理能力较出色者,负责监督本小组在活动过程中是否按照有关规范的要求)、交流员(口语表达能力较强者,负责与其他小组或老师交流)各一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3.2师生共同确定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