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讲义梗概

法理学讲义梗概

ID:22795783

大小:317.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0-31

法理学讲义梗概_第1页
法理学讲义梗概_第2页
法理学讲义梗概_第3页
法理学讲义梗概_第4页
法理学讲义梗概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理学讲义梗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法理学讲义梗概第一编法学导论第一章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一、法学的含义(一)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观点:1、是指法律科学(legalscience)2、是直接用法学指称法理学(jurisprudence)3、是用法学指称法教义学(Rechtsdogmatik)4、西方关于法学的经典定义:“正义与非正义之学”(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权利与义务之学”(19世纪德国法学家“耶林”)(二)法学是关于法律的系统化的知识二、法学的研究对象(一)西方各法学流派的观点(二)我国学者对法学研究对象的阐述1、我国占主流地位的四种法学理论模式在对法学研究对象的认识2、普

2、遍认为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即凡是和法有关的问题和现象)由此可见,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三、法学体系及划分(一)法学体系的概念(二)我国现阶段法学体系的划分1、理论法学2、应用法学3、边缘法学第二节法学的历史一、西方法学的历史(一)古希腊的正义与法治观念(二)古罗马法学(三)欧洲中世纪法学(注释法学家和人文主义法学家是把古代法学传达到近代的使者,他们的研究是连接古代法学和近代法学的纽带。)(四)西方近代法学561、古典自然法学派2、哲理法学派3、历史法学派4、分析实证法学派(分析法学派的出现标志着独立学科的法学的出现。)(五

3、)西方现代法学的多元格局二、中国法学的历史(一)夏商周时期的法学(二)先秦诸子的法哲学思想(三)儒家化的古代律学(四)走向“现代”的中国法学第一节法学与相邻学科一、法学与哲学1、哲学和法学两个不同学科门类,哲学是探究整个世界(包括外部世界和人自身的根本道理)的学问;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2、联系:法学在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学以哲学为指导,但同时法学也为哲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思想。任何阶级或学派的法学理论,总是以某种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每一种新的有影响的哲学流派的出现,都会引起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或法学价值定向的改变,并推动新

4、的法学流派的出现或既有法学流派的分化、变异或消失。二、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1、两者在研究内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2、两者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互补关系3、两者在发展进程中有互动关系(1)法学与政治学法是政治活动和实现政治目标的一种常见形式,特别是在现实社会,民主政治就是法治政治,政治必须采取合法的形式,有规则,有秩序地运行。(2)法学与经济学法所反应的统治阶级意志以及所定型化的权利和义务及其界限,归根结底是由  这一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对经济起着能动的反作用,它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民主与法治的进程取决于社会经济模式和经

5、济发展水平。经济学的许多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引入了法学领域。56(3)法学与社会学法学要研究社会中的法,把法作为社会现象的一部分研究。社会学要通过法律研究社会,把法律当作社会内容的形式。(4)法学与历史学①法律是凝结的历史,或者说是历史过程的产物。②法律的生命不仅是逻辑,更重要的是经验。③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法学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④法学中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学派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产生和演化的过程。(5)法学与逻辑学法学与逻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是法律推理问题。三、法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1、法学研究的领域向自然科学领域延伸2、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向法学渗透第四节法学教

6、育(了解即可)一、法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一)培养高素质的公民(二)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1、基础素质:(1)思想素质(2)文化素质(3)身体心理素质2、职业素质(1)法律思维能力(2)法律表达能力(3)法律事实探索能力二、中国当代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一)中国当代的法学教育(二)司法考试56第二章法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法学方法论一、法学方法论释义法学方法论是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所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第一个层次是法学方法论的原则,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方法的适用发挥着整体性的导向功能。第二层次是各种法学方法,它构成了法学方法体系的主干

7、部分,在研究各种法律问题时发挥着广泛的作用。二、法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3、坚持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4、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第二节阶级分析方法一、阶级分析方法释义阶级分析方法就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二、阶级分析方法的功能1、对于法学的理论建设而言,是避免走入唯心主义法学误区的必要指南2、对于法律现象的历史考察而言,是探索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历史演变规律的基本线索3、对于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定性研究而言,是有力的分析工具4、对于法制实践而言,阶是确立和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