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

ID:22921464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_第1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_第2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_第3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_第4页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摘要】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104例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56例加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4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曲克芦丁,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左右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2组治

2、疗后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MCA、ACA、PCA的PI及MCA的RI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能降低CCCI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脑供血,缓解血管痉挛,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脑供血不足。【关键词】脑血管障碍中药疗法中成药血液流变学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YangxueQingnaogranuleson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andhemorrheology.M

3、ethods104patientslydividedintotentgroup(n=56)esaday;patientsincontrolgroup(n=48)orrheologyandMCA,ACA,PCA,VA,BAandPIent.ResultsThereaviscosity,MCA,ACA,PCA,MCAandPIaftertreatment(P<0.05).ConclusionYangxueQingnaogranuleshavedefiniteeffecton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cy,

4、anddecreaseandhemorrheologyinpatientsandimproveclinicalsymptoms.  【Keyedicine;Hemorrheology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cerebralcirculationinsufficieny,CCCI)是老年痴呆症及脑梗死发生前阶段的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要进行积极的防治。2007-02—2007-08,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CCCI56例,并与曲克芦丁治疗48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104例均为

5、本院门诊(82例)及住院(2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50~82岁,平均(56±7)岁;病程>6年;其中高血压病24例,高脂血症18例,糖尿病26例。对照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年龄50~78岁,平均(55±5)岁;病程>5年;其中高血压病18例,高脂血症12例,糖尿病16例。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  ①有头晕、头痛、头重等自觉症状波动性消长;②无神经系统局灶体征;③头颅CT或核磁共振(MRI)检查未见脑部疾病(梗死、出血)、短暂性

6、脑缺血发作(TIA)、肿瘤及精神障碍等表现。  1.3治疗方法  2组均予降血压、降血糖、降脂及抗血小板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养血清脑颗粒(药物组成:当归、川芎、熟地黄、白芍药、决明子、珍珠母、夏枯草等。天津天士力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60082,批号20060804)4g,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2片(0.2g),每日3次口服。  1.4疗程  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观察指标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

7、脉(PCA)的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的变化。PI=[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RI=(Vs-Vd)/Vs。  1.6疗效标准[2]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减少≥50%;有效:症状、体征减少<50%;无效:治疗后病情无变化或恶化。  1.7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5分析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略)  由表1可见,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

8、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2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