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

ID:22944460

大小:6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2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1页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2页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3页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4页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析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知识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西红柿组装电池实验引课,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好奇心,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这样将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原电池;科学探究  1教材分析  “原电池”这节课的教学

2、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中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该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理论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应用。从能量转换角度看,该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本节内容侧重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研究,从知识上说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应用之一,也是实现氧化还原反应这一主干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本节课的重心是实现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装置的研究。  2学情分析  2.1知识基础  通过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

3、经知道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知道电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是:有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学生在初中化学里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对高中化学必修1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但是学生对于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在两个不同场所发生这种情况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设置了“将锌和稀硫酸直接接触进行反应”这一演示实验和“如何检验是否有电流产生?”这一理由,淡化了其中相对于他们知识水平而言较为难以理解的电极电势的知识,而从实际需要出发,实现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开的设计思想,然后通过实验事

4、实的直观材料去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降低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2实验技能基础  通过以前化学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并且由于物理课上的训练,学生也已经具备一定的电路组装能力。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学生通过实验获得大量的感观材料之后加以分析的策略来进行教学。  3设计思想  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兼收并蓄多家学习理论的合理观点,给学习赋予了新的含义,提出了新的教学观,是当代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化学教学设计,必将给化学教学设计注入

5、新的生命力。该节课就是以建构主义为依据设计的。  3.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也不能提供对任何活动或理由解决都实用的策略。在具体的理由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针对具体理由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并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6、。  3.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学习者的记忆中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它还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知识结构重组。  建构主义的教师观认为,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能无视学生的背景经验,从外部把新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不能

7、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而是要把基于建构主义的“原电池”教学设计由写论文的好帮手.提供,.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3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建构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情景性、社会性,认为“情景、协作、对话、作用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教学目标分析、情境创设、信息资源设计、自主学习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设

8、计、强化练习设计[1]。  对于原电池这节课来说,学生已经具备了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相关知识,学生能准确地描述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并且知道金属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是当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串联并插入到稀硫酸后,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现象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发生冲突。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创设情景,发现了新旧知识的冲突,从而引发了知识结构的重组。  本节课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西红柿组装电池实验引课,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