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绩效随记004

战略绩效随记004

ID:23005500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2

战略绩效随记004_第1页
战略绩效随记004_第2页
战略绩效随记004_第3页
战略绩效随记004_第4页
战略绩效随记004_第5页
资源描述:

《战略绩效随记00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爱普战略绩效随记2016-004一、互动问答1、绩效的概念?问:先做管理基础,后促进经营,然后再谈绩效管理。绩效的概念是什么?答:群友1----绩效有广义绩效和狭义绩效之分,所谓广义的绩效,所有的产出或工作输出都是绩效。所谓狭义的绩效,则是指超出平均水平或一般要求的产出或工作输出,才是绩效。泛泛的谈绩效意识,个人以为一开始就是混乱的。举个简单的例子,相同的制造业,平均资金利润率是15%,你做到10%,这个10%你不能说不是绩效

2、。可相对平均水平,却低了5个百分点。从股东的角度,他能认可你的这个绩效吗?群友2----为了这个,学术界在争,人资界在争,部分老板和业务老大也被大家争糊涂了。任正非干脆一句话:就是打粮食。2、如何推动组织绩效的实施?问:公司从去年做组织绩效,根据公司的战略分解到各部门,分管副总去考评个部门的绩效,但分管副总都去袒护自己的下属,评分都很高,我担心这样会流于形式,但老板关心的是各职能部门要有有活力,而人力资源又不能去干预各部门的考核,怎么才能让各位副总真正用好绩效管理这个工具呢?有些指标目标值是各部门和分管副总制定的,公司对个分管副总没有

3、考核。指标的目标值一般也就是个部门制定,报给分管副总审核。生产和销售部的考核做了多年,形成了一套体系,但职能部门定量的很少,基本都是定性的。答:群友1----一点私心没有,做不了管理,然做企业管理,私心太重,个人以为同样难做。----------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企业毕竟不同政界,是需要凭事实说话的,因为,客户不会为你的私心买单。很明显,要么是在定性指标方

4、面,要么指标设定有问题。如果指标的设定搞所谓的民主,也就是自下而上,这样的情况一定难免。很多的书籍中都有这样的说法:员工参与自定目标,更能够激发员工的主人公精神,更容易实现目标。个人以为,这是太理想化了。事实本非如此。特别当绩效和收入挂钩的时候。当下的民企,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不要说一般员工,甚至有的高管,也未必能够把企业的发展当成自己的事情。他们关注的焦点还是自己的利益优先。职能部门这方面,我个人的建议不要搞的太细,也很难搞的太细,简单的做法就是以部门为考核对象,设定几个能够量化的指标对部门整体进行考核即可。部门内部交由部门自己去搞定

5、。群友2----绩效这道美食,主厨是老板,主料是人性,配料是人心,调料是文化,厨具是流程+表单。组织绩效,它提或不提,都已经存在。群友3----绩效是存在于外部的,存在于内外客户中的,自己算、自己评肯定是不行的,建议尽量在企业价值链中形成一种供需关系,围绕这种关系来做绩效考核。群友4----从组织绩效而言,不存在哪个企业做了哪个企业没做,组织绩效的最基本目标就是组织的生存,其次是如何获得更好更长久而已,每一个能活着的企业都有组织绩效,但组织绩效显然有些做的更加系统和高效,有些不是那么系统,无论是外面的顾问还是里面的管理者,首先要深度的

6、和充满敬畏的去理解这个企业为什么能活着,把他理解透了,如何帮助提升组织绩效并且也自然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和融合;另外组织绩效其实也无所谓最佳的时机,如果要说有的话,就只有一个,就是老板意识到的时候,任何意识到改善的时候就是最佳时候;其实只是在很多企业中看到说现在该做绩效了,只是想说一个观点,组织绩效(不是指个人绩效和考核)是企业一开始就存在的,并且是什么时候都要去想和去做的一个问题。3、绩效问题仅仅是目标问题吗?问:我在思考.组织绩效.为什么会流于形式.难道真的是目标定位.有问题.或是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一潭死水.搅动起来

7、.当然需要的动力和面对的困难是相当大的。答:群友1----这些真的是重点吗?----------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文档下载最佳的地方为什么小一些的企业.更能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了?于是我在想.为什么要做绩效。前提是.我们都知道做绩效是相当有好处的了。这个问题要想厘清,就得从动机出发,或者说从背景出发。但并不是全员都知道.或者是有的老总是并不是十分清楚。我想起了有家企业,在正式做

8、之前.估计用了不下于半年的时间在探讨.我们为什么要做企业.有什么好处。员工能得到什么好处,企业又能得到什么好处。通过无数次的.沟通后.绩效上的顺风顺水,某知名企业上ERP.也是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了.但在第一次的时候.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