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

ID:23081300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_第1页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_第2页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_第3页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_第4页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探析  摘要: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文化引领面临着低迷“瓶颈”,因此要有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明确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提高新闻采编的文化品位,夯实“文化志愿者”队伍,使校报“文化育人”作用发挥到极致。  关键词:校报;新闻采编;文化自觉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2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强调:“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作为高校校园

2、媒体中的主导媒体,校报所面临的挑战和承担的责任尤显重要,校报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方面更具现实意义。  一、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  1.校报文化引领现状低迷。长期以来,作为高校校园媒体中的主导媒体,高校校报担当着“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宏扬校园文化”的职责。但是,由于校报反映的社会面较小,新闻的时效性不强,报纸的同质化严重,特别是大学应有的先进文化引领功能低迷,导致目前许多高校校报影响甚微,处于“自娱自乐”的境地。解决这些问题,走出这种低迷的“瓶颈”7,自然靠多方改进和努力,但对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警醒,提升校报的文化价值应是当务

3、之急。  2.校报新闻文化自觉的唤醒。“文化自觉”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2]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校园文化圈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校报的新闻文化自觉其实就是对校园文化的觉醒、使命与担当。  二、校报“新闻文化品”定位  一直以来,校报在学校校园新闻传播、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定位的偏差和不定性,高校校

4、报影响力与发展后劲受到极大制约。笔者以为,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校报应定位为“新闻文化品”,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把新闻传播当成文化传播来操作,特别是凸现其文化品位,这样,校报才能因其独特的校园文化而体现其独有价值。  1.校报是一张新闻纸。从传播功能来看,校报首先是新闻纸。特别是周期相对短的校报,如周报、旬报,其功能更明显。作为新闻纸,就要按新闻规律来办报。一方面,要在真实性、时效性等方面遵循新闻规律,符合新闻要求,追求新闻时效。另一方面,要按新闻的要求进行采编,如符合新闻“五要素”,文头要有“本报讯”,消息“倒金字塔”写法等等。  2.校报更是一

5、张文化纸。从校报功能定位来看,校报应是新闻和文化融合体,是“新闻文化品”7。校报的宗旨,应是传承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引领健康文化,宏扬校园文化。没有文化的校报,充其量是一张校园宣传品,与市井街头传单、小广告无异。新闻就像中国瓷器,是“易碎品”,新闻价值“保质期”短,读后即弃之。但一旦在上面雕龙画凤、花草虫鱼,便赋予其文化内涵,就有文化价值,成为有保存价值的“文化品”。从校报新闻文化自觉来看,肩负着价值引领与文化担当。校报既然定位为“新闻文化品”,就要注意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自觉担当起传播知识文化、宣传先进文化的重任,真正打造自己的一片天空。许多高校校

6、报在新闻版块中,注重多点“软新闻”和“文化味”;在专题专版中,围绕一些校园和社会的焦点、热点话题做文章,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文化味也浓郁;在文化副刊中,主要突出文学、文艺、文化,更是大文化的融合。这样便更能体现出校报的文化特质。  三、新闻采编的文化价值  校报的文化价值是体现在具体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的。“文化是一个宏大、多绪的观照视野,它对现代新闻写作的影响是深奥、复杂而隐秘的。作为文化庞杂空间和架构下的一种形式,新闻写作必然带有深深的文化痕迹和逻辑。”[3]校报新闻写作也必然要因循时代的发展变化,竭力突显高校校园的文化痕迹和文化价值。  (一)新闻写作

7、文风规正  1.新闻采编尽量趋向软新闻。软新闻形式上更通俗,更有可读性。特别是校报新闻的时效性不强,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若在新闻写作中适当地借用一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如消息写作的“散文式”、通讯写作的“小说味”、言论及标题的7“诗化”等,就能增强新闻作品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  2.端正文风,忌官话套话。伴随着新闻业的信息化、市场化,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念开始回归。许多党报、社会报刊也在探索新闻写作改革,进行“走转改”。目前很多高校校报基本处于应付状况,整体办报水平偏低,文风也不太正规,“八股文”积弊很深。

8、诸如:隆重、亲自、圆满结束、胜利召开、重要讲话等等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