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土壤》word版

《邵阳市土壤》word版

ID:23101662

大小:3.28 MB

页数:262页

时间:2018-11-04

《邵阳市土壤》word版_第1页
《邵阳市土壤》word版_第2页
《邵阳市土壤》word版_第3页
《邵阳市土壤》word版_第4页
《邵阳市土壤》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邵阳市土壤》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  论  邵阳地区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50′——111040′,北纬25059′——27038′之间。北接溆浦、新化、新邵,东邻邵阳市、邵东、祁阳、东安,南通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资源,西南与通道毗连,西与靖县、会同、黔阳等县接壤。境内南北长188.7公里,东西宽183.8公里,形似斜卧式的不同矩形。据《湖南省地理志》记载,邵阳地区各县先后建治于西汉,距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历代各县分属于长沙郡、长沙国、零陵郡、武陵郡、南郡、南阳郡、沅陵郡、邵州、武冈军、宝庆路、宝庆街、第六、第十行政督察区管辖。解放后,先后改名为专署、地区、行政公

2、署。现在的邵阳行政公署辖邵阳、武冈、新宁、隆回、洞口、绥宁、城步七县,行署设在邵阳市内。全区总土地面积2452.82万亩,其中耕地407.84万亩,占总面积的16.63%,山地1575.85万亩,占总面积的64.25%,其它各项占地469.13万亩,占总面积的19.13%,是一个半山半丘陵地区。1984年人口397.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1.40万人),人平土地6.2亩,人平耕地1.03亩,比解放初期的1949年人平耕地1.71亩,减少0.68亩。邵阳地区农业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据《邵阳县乡土志》记载,“邵阳地瘦,鲜出珍异,五谷、蔬果、药材,向

3、属不乏”。地力虽瘦,但五谷杂粮等尚属丰富。解放前,农业科学技术落后,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基本建设等生产条件极差,水旱灾害频繁,农业失收,饥荒连年。据《宝庆府志》记载,从清康熙十八年(1681年)至道光二十八年(1849年)的167年间,共发生过大的自然灾害53次,其中水灾26次,旱灾18次,平均不到四年发生一次水旱灾害。致使农业生产长期摆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局面,粮食亩产一直徘徊在三、四百斤的水平,人民生活困苦。253新中国成立后的36年,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积极改善生产条件。早在五十年代初期,就狠抓了以兴修水利不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总蓄、引、提水量由

4、1949年的3.5亿立方米提高到1979年的19.52亿立方米,为建国初期的5.6倍。其中总蓄水量由1949年的0.873亿立方米,提高到1979年的10.977亿立方米,不建国初期的12.6倍。全区现有总蓄引提水量23.99万方,灌溉面积257.31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13.94万亩,有力地控制了一般性的洪涝灾害,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灾保收能力。绿肥种植面积由1949年零开始,到1978年增加到165.41万亩。化肥用量由1949年零开始,1983年猛增到30.68万吨,从而提高了土壤肥力。1958年党中央发出了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同年,毛泽东

5、同志在总结了我国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制订了农业生产“八字宪法”,把土摆在第一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深耕和改良土壤工作。1958年11月,农业部在广东新兴县召开了“全国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我区从1959年元月开始到1960年2月结束,开展以县为单位,以公社为基础,以耕地为主要对象的群众性的土壤普查运动。对摸清土壤底细、低产田、土面积及形成原因,总结群众认土、改土、用土和以后的高产土壤培肥等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兴修了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提高了抗灾能力;深耕和改良土壤,提高了土壤肥力;耕作改制,扩大双季稻的种植面积;引进和推广良种

6、,栽种绿肥,推广化肥和普及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等一系列农业增产措施,大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稻谷产量大幅度上升,总产由1949年的9.09亿斤,上升到1983年的35.05亿斤,增长三点八倍。单产由264斤,提高到837斤,增长三点一倍。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有土斯有粮”。为了进一步查清土壤资源,挖掘土壤的增产潜力,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为科学种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遵照国务院(79)111号文件指示精神,在全国土办、省农业厅主管部门和地委、行署的布置和领导下,我区于1978年冬开始,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到1983年底先后完成了县级野外调查及室

7、内资料整理的扫尾工作。从1984年4月开始,转入地区极资料汇总,到年底基本结束。历时六年的土壤普查工作,国家共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先后参加土壤普查工作的干部和群众共达8822人,其中技术干部810人,行政干部855人,农民技术员7157人。共挖主付剖面96051个,其中水稻土70746个,平均39.9亩一个剖面;旱土13607个,平均56.2亩一个剖面;山地11698个,平均1347亩一个剖面。共采集化验土样19.22万个,分析化验土样12.73万个,共计8827样次。共绘制县、乡、村各种图件6759幅。基本查清了全区各类土壤的成土条件,分布面积,理

8、化性状,生产性能,障碍因素,改良利用途径。为因土种植,因土施肥,因土改良,因土灌溉和适地适树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