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

ID:23105626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4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美术教育论文-->第一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百姓的智慧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为构成整部中华文明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部庞大的史书中,民间美术占据很大的比重,承载着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其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形式让她成为我们中国文化独特的一道景观。民间美术滋生在民间、成长在民间、服务在民间,虽被歪曲为不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形式,但却从来没有被忽视。伴随着不断打开的国门,这种看似民间艺人的小把戏,正在跻身于世界艺术的殿堂,成为艺术百花园中的瑰宝。虽然国家经历过动荡与战争,但是我

2、们的民族精神仍然以独特的形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通过各种形态的民间艺术形式得到了体现与张扬。越来越开放的环境、越来越进步的时代以及西方文化的强势侵袭,我们的民间美术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很多的年轻人受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影响,追求西式的生活,因为历史时代变迁和地域文化的限制而忽视我们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的作用也正在被更多的人所重视。对美术的定位也越来越高,因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与创新除了满足于功能要求外还需要符合审美的要求,“美术成了人类最基本和最早的活动之一,早于宗教、政治,更早于科学”。[1]由于民间美术的地域限

3、制无法形成较为普及的美术课程资源,结合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所提到的开发与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要求。本文拟通过以校本课程形式使民间优秀美术资源与美术教科书进行有机地结合,形成美术教育范畴内的独立课程,使学生在美术课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某种民间艺术进行系统和详实的学习。既可以丰富美术教科书对于民间美术教学板块内容,为地方美术教学增砖添瓦,又促进广大青少年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一点贡献。现阶段的大多数初中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迷茫,盲目追求表面的现代和时尚,在内心深处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

4、么和不喜欢什么,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际上这与对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有极为重要的关联。本文致力于通过研究传统民俗文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做出一些尝试,为本地优秀的民间美术的传承作出一点贡献。………1.2研究现状伴随着国际化趋势,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的学者从民俗学和美术学等方面对民间美术形式之一的面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成果显著。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文化价值方面所进行探索和研究。美术学方面更多的是在研究民间面塑的美学价值和高超的民间技艺。无论是文化价值还是美学价值都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针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这一鲜活的艺术形式虽然当地中小学生都会亲身经历,

5、但却因“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能发现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如何将民间美术引入中小学课堂,诸多的教科书也在逐渐的增加民间美术的内容。为本文如何将面塑作为专门课程引入到初中美术课堂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但是,目前国内对于以校本课程形式将面塑艺术导入初中课堂的实践研究还是极为缺乏的,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以下几类形式:1、单纯的关于面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如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晓琛的《晋南面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的论文与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薛昊《古老民俗的传承之美——胶东面塑艺术诠释》的研究等;2、单纯探索面塑艺术的美学价值的研究有马玉山《探析山西面塑的艺术美学》、薛保华与潘东潮的《论面塑

6、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创新》以及《面塑浓缩中国雕塑技艺精华》等研究;3、与中小学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均是以民间美术资源为研究对象的。例如李建强《美术教育中民间美术的传承探究》、萧睿《美术教育中应加强中国民间美术的教学》、郭要杰《民间美术教育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创新性》、夏烈阳《民间美术在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王孟《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创新教育实践》的研究。……….第二章面塑艺术2.1面塑艺术简介面塑艺术在我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着人们将面塑用于喜庆的节日中,甚至在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有“面俑”,从文字和考古中可以证明中国的面塑艺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可谓是源远流长

7、。它承载着太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从人类为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美感的同时,面塑就已经从单纯的面食中脱离出来,增添了捏塑、着色、刻印以及其他装饰手法,成为了我国特有的以面粉为原料的造型艺术。一直以来面塑艺术都是由民间艺人师徒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人艺术的影响,它已经逐渐的在民间脱颖而出,跻身到高雅的艺术殿堂,从一开始的“捏面人”到“面塑”,以及聚集在京津一带的“面塑艺术大师”例如“面人汤”等,甚至代表中国走出国门,可谓是为面塑艺术修成正果。面塑起源于民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