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

ID:23162009

大小:592.19 KB

页数:86页

时间:2018-11-04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_第1页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_第2页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_第3页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_第4页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龙集制梁场建场方案策划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南中水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平阳县万鳌公路项目部A1梁场预制梁场建场方案计划书平阳县万鳌项目部A1制梁场二〇一三年九月85预制梁场建场方案计划书一、工程概述二、编制范围三、梁场建设说明四、预制梁场建设规划五、质量控制关键点及措施六、安全控制措施七、工期控制措施八、环境保护措施85一、工程概述1.1、编制依据1.1-1《公路工程技术规范》(JTGB01-2003)1.1-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1.1-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

2、规范》(JTGD61-2005)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1-6《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GT/TJ22-2008)1.1-7《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D81-2006)1.1-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D81-2006)1.1-9《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1-10《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1.1-11《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D60-1-2004)1.1-1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3、(JTGC30-2002)1.1-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平阳县万全至鳌江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有关参考资料;国家及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有关公路建设的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万鳌公路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浙江高速公路桥梁施工标准化指南;我单位对该工程实地测量、调查了解的有关情况及我单位综合施工能力、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国家及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1.2、工程概况1.2.1、地理位置85本项目路线总体呈北南走向,起点位于规划经六路段瑞安与平阳界线瑞安侧(起点汇头桥小桩号桥头处),远期沿规划线

4、位向北延伸与新56省道延伸线相交,路线向前下穿温州绕城西南线后沿规划的经六路线位经万全镇后到达平阳县昆阳镇城北片区,与昆宋公路平交后,沿在建昆鳌快速联系通道线位向南行进,设隧道穿过凤凰山后到达昆阳镇坡南片区,路线继续向南沿已建昆鳌大道前行进入鳌江镇,经过塘下村后路线折向东南沿规划的丰山路前行,终点顺接鳌江五桥工程线位,路线全长16.437m。本次施工范围主要为T1路段(K0+000~K6+768.505)和T4路段(K13+817.822~K16+437.267)。新建路段长9.388Km。沿线主要城镇为平阳县的万全镇、昆

5、阳镇、鳌江镇。沿线主要河流为万全、昆阳、鳌江三镇的一般性内河,无大江大河。沿线主要公路有:新56省道延伸线(与本项目起点延伸线相交)、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上跨本项目、待建)、昆宋公路、缙云至苍南公路鳌江跨江大桥工程(即鳌江五桥工程,待建)等。1.2.2、气象,水文(1)气象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全年无严寒、酷暑。年平均气温17.9℃,最高气温39.3℃,最低气温-1.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00.2mm,降雨集中于5-6月份的雷雨期和7-9月份的台风期,最大连续降雨天数为23天,降雨量

6、达357.8mm;枯水期为11月至次年1月,最大连续无雨天数为48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310.5mm,蒸发强烈期为7-9月份;多年平均湿度80%,多年平均无霜期269.2天,多年平均风速2.1m/s,台风最大风力17级,风速达60米/秒(2006年“桑美”超强台风)。(2)水文85线路经过的地表水体主要为纵横交错的内河,属瑞平塘河水系,T1段属飞云江流域,T4段属鳌江流域。河道相互连通,由于河流出海口都建有闸门,因此潮汐对河流影响不大。各桥址区上部地层为巨厚的淤泥和淤泥质土,透水性差,地下水水量一般,地下水位稍高于河流水

7、位,随季节变化不大。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本次勘察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结合附近场地经验,地表水和地下水对砼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1.2.3、地貌与地质本项目所在区域大地构造属华夏古陆、闽浙地块东部边缘,该区自前震旦吕梁运动升起成陆台,至中古代侏罗纪后期与白垩纪,酸性岩浆大量运动,喷发的凝灰岩和流纹岩等构造软弱带侵入,形成花岗岩和长英岩等。第四纪以来,该区又有上升,第三纪沉积缺失。第四纪海、陆交替相互沉积,其沉积物主要有砂砾石层和滨海相的淤泥及淤泥质粘土。本区属滨海相沉积平原,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公路两侧以农田为主

8、、局部分布民房、厂房,地面标高值在2.80-3.90m之间。①路基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局部分布素填土,厚度不均,密实度不均,物理力学性质不稳定。表部为粘土(俗称“硬壳层”),厚度小,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地基承载力不足。下部为淤泥及淤泥质土,厚度巨大,具高压缩性,中~高灵敏度,物理力学性质差。软土受荷后将产生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