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汪伦》作文

古诗——《赠汪伦》作文

ID:23261081

大小:5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6

古诗——《赠汪伦》作文 _第1页
古诗——《赠汪伦》作文 _第2页
古诗——《赠汪伦》作文 _第3页
古诗——《赠汪伦》作文 _第4页
古诗——《赠汪伦》作文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赠汪伦》作文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赠汪伦》作文[古诗——《赠汪伦》作文]一天,我(我是李白)正在书房埋头写诗,这时,邮递员把一封信给了我,古诗——《赠汪伦》作文。这是汪伦给我的:尊敬的李白,你好!我来自乡下,听说你很会写诗,所以我把你作为了我的超级Fance!希望你能到我家来——“河马佗市西西街88号”。还希望能送我一首诗。第二天,我便来到了汪伦家,他招待我很热情,我就在他那儿住了一天。接着一天,我要走了,很舍不得。我站在船上,正准备走。只听见汪伦一边踏脚,一边唱着一首他本人创造的《送别朋友》,“啦朵啦啦啦啦唏啦啦啦啦哆唏啦哆!”“啊,谢谢你啦!”我感动万分,小学二年级作文《古诗——《赠汪伦》作文》

2、()古诗——《赠汪伦》作文2  第2篇古诗词感悟作文  〖预览〗从小,我就被古诗的那种韵味所吸引,因为它能带给我欢乐与喜悦,还可以让我感受到诗人的那种对写诗时抒发的种种感情。元朝王旭写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是我小时候读的第一首诗,踏莎行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属于仄韵格。句中令我深刻的是“雪花全似梅花萼。雪花不似梅花保”,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和反衬手法,对梅与雪有所褒贬,借景抒情突出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甫,它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在艺术上,力倡“转益多师”,注意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又坚持“别裁伪体”的批判精神,成就极

3、高,以律诗和古体见长,具有“沉郁顿挫”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我最喜欢的是他的《江汉》一诗——“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这首诗通过描写“落日”“秋风”,营造了雄壮、开阔的意境,而诗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则让我读懂了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阔达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其次,苏轼也是我喜欢的一个诗人,在读过的诗当中,苏轼的诗是我读的最多的,它被号为“东坡居士”,而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作为杰出的词人,他开

4、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古诗——《赠汪伦》作文3  第3篇民谣永流传——听《成都》有感  〖预览〗民谣永流传——听《成都》有感  杨苏红  何谓民谣?它是关于生活的随笔。这个一度属于法国人所擅长的文学体裁,可以记录柳梢逐渐风起、燕子再度归来的细微喜悦,或者书写暮色四起之际满园花草的惆怅踌躇;也是杜子美笔下对丽日春景的暂时相赏莫相违,或者如同柳三变所说的用浮名换来一生浅斟低唱。  其次,它虽是生活的某个截面或者一个瞬间,清新简单;却也可以静水流深、涟漪层层,欲说还休,饱含人生繁复多样的自身体验与内心感受。  生命旅程,如同徐徐开出的列车。沿途漫不经心看到的一道风景、狭路相逢

5、的一次历险、因缘际会碰到的一些人与事,成了每人记忆特有的意象。一旦遇到某种似曾相识的氛围,就会再次徘徊、终至提升,恍然大悟原来其实自己一直在乎某些事、某个人。  从上世纪70-80年代宝岛校园歌曲,到90年代大陆校园民谣,再至今日的民谣再起,概莫例外注重抒情。与外婆于红日西坠之时沙滩之上的闲庭信步,走在乡间小路的美丽飞扬心情;回忆同桌时光,珍重落寞交织;伤感与同学的离情别意,感叹西出阳关再无故人。总能唤起甜蜜忧伤交错的共鸣。  无论是成都的玉林西路,还是杭州的断桥残雪,或是南京的鼓楼梧桐,在回望岁月之时,变为象征,成为彷徨,化为心头的暮色温柔与美丽月光,“你是我心中不能言说的

6、伤”。  按照叶芝的说法,这种意象会把人的心灵带到遥远的家园,远离无……古诗——《赠汪伦》作文4  第4篇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  〖预览〗读《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有感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祖籍涿郡。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赵匡胤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对于这类书,我原本是拒绝的,我跟朋友讲,我拒绝是因为,我想读第一手的史料,不愿接触这类前人咀嚼而再吐出来

7、的东西。我不想读了这类书,duang,自己好好像就成了专家,批评人家两个不对——这也不对,那也不对.但朋友执意推荐,我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翻阅了一遍。  荀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当我读过之后,duang,深为前辈的学识所折服,特别是他们认真的态度,让我辈后生汗颜。也为曾经的坐井观天而自愧,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  一带着问题意识读历史  邓小南教授开篇即点明读书的要求:以问题意识为研究导向。对我辈小子来说正如醍醐灌顶,道理虽然浅显,人人都懂,但未必人人会做。我以前看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