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

ID:23359702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_第1页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_第2页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_第3页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_第4页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新闻与传播研究的回顾

2、第1   历史的概述  中国的新闻学研究起于近代报业出现以后。1834年3月《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上发表的《新闻纸略论》一文,是中国的第一篇新闻研究的文章。此后,1873年,《申报》刊登《论中国京报异于外国新报》;1874年,王韬发表文章《论日报渐行于中土》。以这些文章为起点,中国人开始了研究新闻学的历史。1895年康有为提出“设报达聪”的主张,认为创办报刊能使“为官咸通敌情,皇上可周知四海”。第二年,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论,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通塞,报刊能通上下左右,所以“报馆有益于国事”。这些是早期主要的新闻主

3、张。1918年蔡元培先生创立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机构。1919年,徐宝璜出版了中国人写的第一本完整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不久,邵飘萍出版了《实际应用新闻学》(1923)和《新闻学总论》(1924)。2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研究新闻学的团体,如中国新闻学会、上海报学社等,创办了一些新闻学刊物,如《新闻学刊》(北京)、《纽斯》(天津)、《报学杂志》(上海)等。  从20年代起,列宁的报刊思想开始在中国传播。到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它的比较有系的新闻学研究。  50年代,中国新闻学校较多地受到苏联新

4、闻研究模式的影响。“文化大革命”中,新闻学研究几乎停顿。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闻学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闻研究队伍迅速壮大。过去新闻学研究仅赖于大学的新闻学教授、讲师和少量热心新闻学的新闻从业人员。自70年代末,出现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新闻学研究网络。1978年建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是国家第一个专门的新闻学研究机构,此后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 建立了新闻研究所(室)。几乎所有省、部的新闻机构都出版了新闻研究刊物。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及各省、各行业新闻学会纷纷建立,开展了

5、各种新闻学术活动。新闻方面的书籍出版很兴旺,根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1989年,全国共出版各种新闻书籍1080种。这是1949年至1978年30年间的10倍。1990年以来,差不多每年出版100本左右。在这些新闻书籍中,有一部分是各种形式的新闻作品选,真正可称为新闻学著作的并不占多数。  近十几年来,中国新闻学研究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2)是清理“文化大革命”对新闻学的破坏和干扰。“文革”中,新闻学的许多基本原理范畴,都被斥为资产阶级新闻学观点。那时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被描述为“两论五性”(“阶级斗争工具论”、“

6、无产阶级专政工具论”和阶级性、思想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人们不得不从“什么是新闻学”开始,对新闻学的基本原理进行拨乱反正式的讨论,澄清一些常识性问题,如新闻定义、新闻六要素、新闻价值等等。第二阶段(1983-1986)是引进的传播学开始释放能量。出现了一大批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知识分析新闻传播现象和问题的文章,新闻研究进入较高层次,许多新的方法被运用到新闻学研究中,第三阶段(1987-1988年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丰收季节。这阶段出版了许多具有开拓和创新意义的新闻理论、传播理论、新闻史、新闻业务和其它相关学科方面的著作。  第四阶段(1

7、989-1991)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的低谷期和反思期。这一阶段虽然也发表和出版了一些论文和著作,但大都缺乏理论锋芒和学术勇气,少有引人瞩目的新颖观点。  第五阶段(1992-1996)是新闻与传播研究本土化建设时期。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探寻符合中国国情,联系中国实际,为中国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新闻与传播理论,是许多学者主要目标和任务。于是一系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的研究项目,陆续提上日程;各种新闻学术会议一个接一个地召开;一些有特色的新闻与传播学书籍的出版速度加快。  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  近十几年来,中

8、国新闻与传播研究取得明显进展的,有以下几个主要领域:  一、新闻理论研究。这主要是指运用思辨、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报纸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新闻价值、真实性等理论问题进行论证。这种论证往往受当时的政治气候与社会思潮的的影响。1982年出版的《新闻理论基础》(甘惜分著)一书虽然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但受当时政治气候的影响书中还有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某些极左的观点。1983年出版的《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戴邦、钱辛波、卢惠民主编),反映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在新闻理论上的变化状况。这本书曾几次再版。以后随着西方传播学基本概念的引进和

9、一系列新闻传播有关问题的讨论,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从研究内容到理论体系,都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也更具有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理论教研室编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