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ID:2341483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7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_第1页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_第2页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_第3页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_第4页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分组传送网向接入层挺进  构建适应业务IP转型的RAN传输X将成为移动运营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移动X中,核心X流量采用IP承载已经成为现实而不再只是远景。移动基站传输接口也正从2G的E1、3G初期的ATMIMAE1转为以以太X接口为主(不同制式的IP化进程稍有差别),2GRAN的IP化也在进行中。与此相应,传输X络也必须适应移动X络IP化的趋势。    移动通信业务IP化对传输的要求    在移动IP化趋势下,核心X已经从TDM业务转变成分组业务,传输问题即为光层如何承载IP的问题。但

2、无线的传输问题要复杂很多,不仅因为RAN范围大,X络结构更加复杂,而且,在IP化的大方向下,传统的TDM业务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并仍是运营商重要的收入,而IP流量迅速增加使得对带宽的需求猛增,并要求更加细致的用户区分和管理及更加高效可靠的业务流量和传送。因此如何构建适应业务IP转型的RAN传输X成为移动运营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GX络中的E1业务都是通过SDH/MSTP接入的,少量数据业务可通过MSTP的数据板卡或从其他途径接入。随着数据业务所占比例的提高,MSTP固有的TDM内核将不再满足

3、大容量的数据吞吐需求。光传输X将主要负责IP/以太X流量的传送,为分组的流量特征而优化,向着智能的、融合的、宽带的、综合的分组传送X(PTN)方向发展。而基于TMPLS技术构建的电信级以太X将是最优的RAN传送解决方案。因为运营商需要一个能够适应业务IP化的趋势的平台,该平台应该具有完全分组化的内核并有效地支持从TDM交换到PTN的过渡。  目前通信业务IP化已经成为共识,但业务流量模式如何演进,尤其是对于移动业务IP化的路线图业界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目前,更加重要的是传输X如何向PTN演进的问题,任何

4、激进的方案都会由于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的接受度问题为运营商带来风险,但保守的、对现有技术简单升级的方案也会由于不能快速应对可能出现的IP流量迅猛增长而错失市场机会。已有一些运营商和第三方咨询机构对于PTN在IP流量增长到何种比例时才具有优势进行了研究,尽管各报告结果不同(例如50%或70%),然而可以肯定,这个数字目前在移动X络中并没有达到,但由于数据业务本身的流量特征,一旦数据业务迅猛增长的时期到来,超过这些不同数字的时间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运营商必须现在就为这一趋势做出某些准备。  另一方面,由于移

5、动通信技术和业务本身的历史积累,不同地区、不同应用场景的X络和业务多样性,TDM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发展模式也会不尽相同,两种业务在很多情况下将会长期共存。    基于1850TSS的移动传输X演进方案    阿尔卡特朗讯1850全业务交换传送平台(TSS)是业界向着统一TDM/PTN传送X演进所迈出的最新一步,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唯一的传送汇聚平台交换分组和电路业务,支持任意的业务组合比例,帮助移动运营商建设面向IP、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演进时间表的的传送X络。1850TSS构建于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上,该结构

6、集成了PTN/TMPLS、以太X交换、TDM交换和,各种业务的传送需求可按任意比例组合配置,运营商仅需要选中和点击操作就可以灵活地配置任意比例的电信级以太X业务、和TDM交换业务。无论未来移动业务模式如何改变,都无需再为选择哪种技术而抉择。采用基于1850TSS技术的统一传送平台支持多种业务混合传送,运营商可以实现简化X络操作,降低X络维护成本(OPEX);减少因业务需求不断变化而带来设备投资(CAPEX)的风险;缩短新型宽带业务产生效益的时间。  1850TSS是阿尔卡特朗讯为了应对移动IP业务发展

7、的趋势确定性以及模式不确定性推出的平滑演进的端到端PTN传送解决方案,尽可能地降低运营商在技术选择过程中的系统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技术和资本投入,同时灵活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1850TSS是一个交换容量从几个Gb/s直至数百Gb/s的产品系列,可以满足移动传送X中从接入、汇聚到核心X各个X络层面的要求。基于1850TSS的移动传输演进建设方案能够支持多种2G/3GX络建设和升级方式,提供完全灵活可靠演进建设方式-以太X和TDM-既满足了当今X络扩容的要求,又能够向着全IP的基础设施结构演进。首先

8、,通过对于SDH/MSTP技术的完全继承,1850TSS和OMSN产品联合组X、统一X管、业务互通、各种保护机制和OAM协同工作,对传统业务的承载毫无影响,运营商不用承受采用未经大规模组X和大流量业务冲击验证情况下验证的各种仿真技术;其次,通过对于传统以太X、增加了保护、OAM和X管能力的电信级以太X、电路仿真等功能的支持(传统以太X、CE、CES/PPLS封装的伪线仿真)的向IP传送演进的各类中间应用场景也能够灵活支持。第三,通过支持完整的T-MPL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