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3424527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4页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而人才的特点之一就是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美术教育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较为突出。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些措施,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思维内容必要性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创新思维也可以理解为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是一种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教学方式与社会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尤其是

2、培养创新思维最具成效学科之一的美术。小学生阶段是学生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看法,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创新思维能力5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以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一培养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方面。小学美术教育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及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

3、,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可因学生的问题较为“异类”而批评、指责,给予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才能发展;2)创新思维。作为创新思维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偏向于思维的独创性;3)创新技能。创新技能的培养偏向于学生的实践性,通过自主参与,从而在学习中获得技能。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只限于短期表现出来的思维、技能的培养,还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只有得到这些创新情感的支持,才能走的更长远。  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1从宏观上看

4、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我国在教育中也努力为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而做出实施创新教育这一国策来。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向喜爱质疑、认真探究、努力创新的方向发展。作为小学开设的一门基本学科教育,美术教育由于自身特点,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并在绘画过程中,开发智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同时,还应关注知识创新时代的需要,随时调整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从微观上看5  近年来,我国各个学校都在大力提倡

5、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推进课程改革步伐。然而实际做到位的学校不多,这是因为受到传统美术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理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利用知觉促动美术创作的现象抛之脑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迫,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天马行空、自由活跃的天性被扼杀,压抑了视、知觉的认识作用。  三、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几点建议  1注意给予学生创新动力  小学生的天性单纯,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点,给予学生创新动力,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究、创新,从而培养创新兴趣。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是给予学生创新动力的方法之一。在评价中,教师在指出学

6、生作品不足时还应积极挖掘作品中的闪亮点,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完善自己。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进行组员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学生自己对组员的作品进行评价,可在增加知识的同时重新认识自己的作品,在下一次创作时会更加完善。当然在组员之间评价时,教师应在旁边进行引导,防止学生之间因评价问题而出现矛盾。  2注重师生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将会影响学生的作为,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先从自身开始进行创新。教

7、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不管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气氛,教师都会直接与学生接触,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若教师具有很强的创新思维,那么,学生就会对教师的做法进行模仿,这就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来主导教学课堂,而教师退居引导地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5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转变角色能够让学生做好功课,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3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小学生的心性较为单纯,会因为教师的肯定而开心,也会因为教

8、师的否定而沮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评价,经常给予学生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合理的评价需要教师认真琢磨,以往单一的、陈旧的评价机制必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