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ID:23475707

大小:11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8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_第1页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_第2页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_第3页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_第4页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元素及其化合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分析元素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两个课例的对比、评价与反思,旨在不断实践中研究元素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尝试新理念和新策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及其化合物;三维目标;探究研讨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13-02  从高一必修1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感悟最深的一点: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化学必修1)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它是高一的一条拦路虎,更是高三总复习一大难题

2、,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效教学非常必要。  一、新课标背景下元素化合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虽广东、江苏、山东、海南、宁夏等省已先行实施,但在我省实行新课程至今才两轮,认真总结和反思,结合各教师的“抱怨”,我认为,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理解不透  个别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只是简单的教材结构调整,对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8的变革精神没有真正领会。沿用老教材的罗列式教学方式,对学生施行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期望学生能将满堂灌的内容尽收脑海。结果却背离了新课程教学课标与教学要

3、求,加重学生负担,削减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新思维――探究、研讨式教学对长期的应试教学形成思维定势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2、时间不足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其中必修1包含了高中阶段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所有知识,与旧教材相比,知识系统学习的分量大大减少,而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内容相应拓宽,加强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修1和必修2教材增设了“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及“概括?质疑”等活动性栏目。

4、因此,在每周3课时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以上内容,并让学生能在比较系统地掌握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清楚各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和相关知识,时间明显不足。结果势必:教师的“教”达不到新课程教学的探究式模式和灵活的引导激发式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不能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的领悟无从实现,更不用说实现方法与知识的融会贯通。这样,为高三总复习埋下隐患,因为知识的繁、杂、多、生疏,高三的复习课犹如炒夹生饭,无论你怎么烹饪依然熟不透,匆匆忙忙的,好象上新课,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在案例分析中探究新课标

5、下的教学方式  下面针对以上提到的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通过新旧授课模式的对比、评课、反思来尝试体验新理念和具体实施策略。  课例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一节镁和铝(第1课时)8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镁和铝”  【引入】开门见山的提出课堂内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镁和铝  物理性质:  相似点和不同点  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跟非金属反应  2、与酸  3、与碱  4、与某些氧化物  5、用途  三、反思  以上课例展示的是一节元素化合物部分的传统的新课。

6、以上的结构看起来象是在“编制一张绝妙的网,不管大鱼小鱼,一网打尽”8,其主体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系统的知识框架和它们之间严谨的关系利用课堂40分钟,按一定的程序慢慢的输入学生的数据库。学生被动地听课与笔记,观看实验,几乎没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探究活动中来。当然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是非常完美的,但是学生的大脑毕竟不象电脑,它没有存储功能可以过耳过目不忘。所以实际所达的效果远远没有预期的好,往往只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些实验中的精彩片段或讲解中有特色的一小部分知识点。在练习和作业中,无法回忆起知识点,就更别谈灵活应用与

7、创新了。  课例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科版必修1  第四章第二节铝金属材料(第1课时)  1、授课过程  【教学内容】“铝与铝合金”  【联想.质疑】先把问题抛出来,让学生看各种各样的图片产生兴趣后,对本节内容产生求知欲  【交流.研讨】讨论:  1、铝作为一种金属,它可能具有哪些性质?  2、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这可能与它具有的哪些性质有关?  【师】展示铝样品,并引导学生归纳。  【生】总结  【观察.思考】[实验1]铝在氧气燃烧,观察现象  [实验2]铝和三氧化二铁的反应  【师】通过观察现象

8、和实验过程所用的药品,描述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生】讨论和交流,利用氧化还原知识,书写反应方程式  【师】引导回忆实验室制氢气的方法  【生】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师】思考能否用铝Al与浓HNO3、稀HNO3、浓H2SO4、稀H2SO4、浓HCl、稀HCl制氢气?8  【生】(以旧知识为生长点)快速回答:常温下,铝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不能制备氢气。  【师】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