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里的流动和谐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

ID:23538588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8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_第1页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_第2页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_第3页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_第4页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_第5页
资源描述:

《都市里的流动和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都市里的流动和谐新华X南京8月12日电伴随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江苏苏南地区以其特有的经济活力,在集聚财富的同时,也凝聚着人气。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不仅考验这一区域的承载能力,也在考问城市执政者的执政水平。在经历了流动的“阵痛”之后,苏南着力破解城乡二元制催生的难题。把农民工变成新市民,不仅仅是管理者的共识,更是营造都市“流动和谐”的行动。农民工有了自己的“幸福指数”“天堂虽好,是城里人的,而不是我们的。”“天堂美好,是城里人的,也是我们的。”在苏州著名商业街道观前街的一条胡同里,从安徽来苏州达6年之久的修鞋匠李强,指着日记本上的两句话,向记者讲述了他来苏

2、州后的生活感受。李强说,第一句话是在4年前写的,而后一句话则是去年写的。之所以要把两句话放在一起,是想反映自己异乡生活“幸福指数”的变化。李强的幸福感是源于他最为棘手的两个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一是苏州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弟开放后,他7岁的女儿终于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坐到宽敞的教室里;二是他的爱人被居住的社区录用为保洁员,每月能有700元的收入。而像李强一样,切实体会到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数”上升的,还有更多的农民工。江苏省新近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省农民工的人数已经突破了千万人,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发达的苏南地区。以南京、无锡、苏州为例,三个城市的外来人口每年都以两位数

3、的速度增长,其中苏州市每年增加农民工近80万人,总量已达到340万人。江苏的另一项对3000名受访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享受到了“市民化服务”,80%的农民工认为自己有“安全感”,75%的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在提高。江苏省社科院新近在南京建邺区流动人口中开展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有75.9%的被访者表示,在建邺区生活、工作有“家”的感觉,基本认同自己是南京的新市民。统计的结果同样在无锡市得到印证。2004年年底,国家统计局经过抽样调查,无锡市有84.3%的农民工能按时足额领到工资,44.6%的农民工正式签订劳动合同,70.3%的农民工的

4、投诉咨询得到政府部门的满意答复,有17%的农民工是由政府提供就业服务获得工作岗位的,因此获得了“农民工满意奖”殊荣,无锡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当您手捧这本小册子的时候,幸福已悄悄地来到您身边,从这里您可以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人生之路,打开一扇走进幸福的便捷之门……”生活在昆山市的80万外来工,意外地收到了一本由市委书记曹新平亲自撰写“幸福寄语”的小册子,名叫《新市民幸福指南》。《指南》分“创造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和“珍惜幸福生活”三个部分,详尽地描述一个外乡人在昆山可以得到的服务、权益和帮助。不少外来工反映,在昆山,他们有了强烈的家的感觉。从人文关怀

5、到体制保障来常熟梦兰集团做纺织工的安徽妇女冯敏生了一对龙凤胎,可夫妇俩短暂高兴之后却犯了愁,本来生活就比较拮据,再抚养两个孩子,真不知这日子该怎么过。但不久,小冯夫妇俩又乐了,原来他们工作的企业为工人上了生育保险,一下子拿到了7000多元的生育费。压力缓解了不少。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当身处困难时,最渴望的是有人帮一把。可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民工,仅凭送温暖、献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把他们纳入体制内,用制度加以保障才是根本的办法。江苏的一些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进城的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服务和管理方面的积极政策,逐步建立了配套、完善、方便、安全的生活服

6、务体系。来自劳动部门的调查显示,在苏南的许多企业里,农民工都像本地人一样参加“五险”,使得他们的生活多了一层保障“安全X”。在苏南生活的农民工中,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子女上学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无锡市教育局副局长章一中介绍,无锡市公办学校的大门对所有人敞开,目前90%以上的流动儿童都在公办学校读书。在无锡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儿童去年年底为11万人,今年猛增到17万人。在苏州市,15岁以下的外来工子弟共有20万人,其中15万人在苏州本地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公办学校接收了10万孩子。在南京建邺区,10多万流动人口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95%以上。有这样令人

7、欣慰的局面,是因为江苏各地政府把外来工孩子的就学问题放到了体制内来解决——公办学校全面接收外来工孩子,实行“无差别”教育,辅以民办的力量。“安居才能乐业”。对于那些舍家离乡的农民工而言,来到城市碰到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住在哪里。江苏的一些城市开始精心打造外来工的“安居工程”。目前,苏州已有70%以上的农民工住进了政府花钱盖起的公寓。在苏州工业园区,十几幢拔地而起的外来工青年公寓非常“抢眼”,近万名外来工彻底告别了“游击”生活,有了自己温馨的家。无锡市先后投资10亿元,兴建了5200多个农民工集中居住区(点),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目前,全市集中居住的农民

8、工已达总数的近50%。让更多的农民变成市民今年40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