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ID:23608479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1页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2页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3页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4页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从家庭教养方式、幼儿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同伴关系、社会环境等分析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62-001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人类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需要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建立起高度协调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得益于人们之间良好的亲社会行为的积极

2、作用。因此,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能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  一、亲社会行为的概念界定  在社会心理学界,美国学者威斯伯1972年在《社会行为的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先创设“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一词,用它来表示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等。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对亲社会行为所下的定义是:“亲社会行为由那些对行动者无明显益处,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5Muss

3、en和Eisenberg(1979)认为,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者并不期望酬奖,不为避免惩罚,而试图帮助他人或为他人利益而行事。王蕾(1994)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那些受其所在社会接受和鼓励的行为,是个体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从而获得社会规范肯定的行为,它的动机更多地体现在有益于他人。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的表现界定有所不同。国外一般地把亲社会行为划分为以下几种:分享、合作、帮助

4、、抚慰等(Ronald,Jannili1985;Faver,Brastter1994)。国内一般把亲社会行为划分为合作、共享、谦让、抚慰、礼貌等(周宗奎1987;王振宇)。  具体地讲,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助人:幼儿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克服困难或减轻别人痛苦的行为,如为同伴系扣子、送水、取拿物品、言语安慰等。  分享:幼儿将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分给别人一同使用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物的共享等。  礼貌: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能使用礼貌用语,如能礼貌地向同伴借用玩具、入园离园时

5、向老师或家长问好、告别等。  合作:两个以上的幼儿为同一目标而协调彼此行为的共同活动,如一同搭积木、分发碗筷、整理玩具和图书等。  公德行为:有利于集体的行为,如整理图书、打扫公共卫生、维护环境整洁、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或纸屑等。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5  1.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埃里克森(Erikson,E.)的心理社会理论(Psychosocialtheory)认为,人的心理人格发展有八个阶段,每一发展阶段都有一种新的主要冲突。其中,学前期经历三个阶段如下表所示:      

6、    由上表可以看出,幼儿在此三个阶段是形成信任、自主、主动等良好素质的关键期,而此时他们所处的主要社会环境是家庭,主要的交往对象是父母。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父母的教养方式指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对于父母教养类型的分类,比较公认的是刘金花的研究。她把父母教养类型的维度分为两个:控制(对孩子是否提出成熟的要求)和爱(即是否关心、信任和尊重、理解孩子)。根据这两个维度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1)权威型父母――控制+爱(接受);

7、(2)专制型父母――控制+不爱(拒绝);(3)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4)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爱。专制型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娇宠型父母,爱得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型或拒绝型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教养态度上都很成问题。唯权威型父母是较为理想的父母。5  许多研究都表明,父母必须与幼儿建立温和友好的教养关系。父母维护其权威地位是重要的,但不能通过武断权力来维护,父母应学会以引导的方式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反应,而非仅仅以惩罚反社会行为的方式做出反应。  2.幼儿自身的认知发展水平影响幼儿的亲社

8、会行为  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学前期幼儿正处于前运算阶段,此时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所谓自我中心就是指幼儿往往只注意主观的观点,只能考虑自己的观点,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协调。因此,此阶段的幼儿往往难以从他人角度来考虑问题。幼儿的这一思维特点必然会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影响。  3.同伴关系影响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幼儿与同伴的早期交往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