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

ID:23622796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9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_第1页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_第2页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_第3页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_第4页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挫折教育 锻炼心理承受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巧用挫折教育锻炼心理承受力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者紧张的情绪反应,这就是挫折感。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会退缩不前,有的人却能轻松面对、积极克服。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在这一方面的经验积累和心理准备。现在的孩子大多吃不起苦或者受不得一点委屈,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就是因为他们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一定的挫折锻炼,才能使孩子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挫折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作为教师或者

2、家长在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特别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直面现实细致引导生活中,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步。教师、家长应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自然情境,让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去克服困难,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挫折教育。我看到不少这样的情况:孩子走路摔了跤,家长(特别是婆婆、妈妈)会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对孩子说:“这个地真不好,让宝宝摔倒了,我们打死它!”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孩子生病打针时,家长是哄孩子说,打针一点都不疼。事后孩子觉得受了骗,下次就无法面对同样的现实

3、。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比如“走路眼睛要看路,才不会绊跤”、“打针有一点疼,但打了针,病才会好。”等等,生活中这样的教育机会很多的。这里讲一个我的亲身体会,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孩子看到别人买什么东西非常想买。每每这时,我便把家中的困难以恰当的方式告诉孩子,甚至将工资开支与孩子一起预算,让孩子明白道理,逐渐认识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为了不让孩子伤心,而掩盖事实,或者不切实际地满足孩子各种要求,这样的事我不会做,渐渐地,孩子他能够正面对待这样的事,我感觉他比同龄孩子懂事多了。要注意的是,在让孩子直面

4、现实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现实中的不如意。比如打针以后可以对孩子说:“你真勇敢,打针都忍住不哭,再过两天,你的病一定会好的。”孩子在交往失败时可以说:“来,他不和你玩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想个更好的办法,玩得更开心。”承认应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改善现实,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2、创设环境提供机会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应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让孩子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如孩子会走路了,就要多让孩子自己走路。平时有意识地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把孩子爱吃的东

5、西分给客人吃;让孩子去黑暗的房间里拿东西,故意延迟接孩子的时间,让孩子学会等待……有位家长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她女儿从小动作很慢,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到了上学的时候,家长要一边催她吃饭一边给她整理书包,以保证孩子上学不迟到。有一天,这位家长一气之下就对孩子说:“今天你再不抓紧一点,上学迟到我们不管。”果然,那天女儿迟到受了批评,经受了从未有过的挫折,但她也从挫折中接受了教训,从此不敢磨蹭了。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家长就要比我们开放得多了。有一个8岁的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妈妈提醒他要带好必备的东西,但这个孩子只记得带上自己的玩具就出发了

6、,结果孩子在外面受饥挨饿。而这位妈妈却说,有了这一次教训,他下次就不会忘记了。当然家长在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要因难度太大而使孩子丧失信心,要及时引导孩子总结经验,鼓励孩子进一步努力。3、树立榜样积极暗示孩子在孩子幼儿期最喜欢模仿,也最容易受暗示。在挫折教育方面,家长的身教胜于言教。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受不得挫折,生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孩子一咳嗽,就急着要送医院输液;与同伴发生小摩擦,孩子不以为然,双方家长却吵起来了。比孩子还着急,家长的焦虑情绪和消极的言行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久而久之弄得孩子也很敏感,稍

7、有点小毛病,就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一点都不能忍受;稍微有些不如意,就觉得很委屈,这是家长自身的言行暗示的结果。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自己要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丧气的样子,更不能夸大事实和丧失理智,而要尽量以平和的语气会告诉孩子,并互相宽慰互相鼓励,哪怕是孩子摔得头破血流,家长也要尽可能平静地对孩子说:“不要担心,妈妈和你在一起。到医院包一下就好了。”家长这种冷静不怕困难的态度和宽慰的语言会给孩子很好的暗示,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

8、待挫折,怎样勇敢地面向未来。4、适度期望正确评价合理引导适度的期望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孩子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期望过高,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者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折感,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