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ID:23641559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9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_第1页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_第2页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_第3页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_第4页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科送检伤口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冯海燕河南省温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温县454850[摘要]目的对外科病人送检的伤口分泌物标本细菌培养分离出的阳性菌株的种类和药敏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的抗感染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使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对伤口分泌物中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送检的伤口分泌物检出病原菌中,革兰阳性球菌比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1.4%);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14.3%)、铜绿假单胞菌(8.6%)、阴沟肠杆菌(6.6%)为主。结论伤口分

2、泌物的细菌培养中的阳性菌种类的多样化及其耐药性较严重,临床医生应在使用抗生素前或根据病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降低感染率的发生。[.jyqkentofpeopleacute;sHospitalofHenaninplesofbacterialcultureanddrugsensitivetypesofpositivestrainsisolatedent.MethodsUsingtheDL-96assaysystemforbacteriaidentificationanddr

3、ugsensitivitytestofpathogenicbacteriaintheentalresultspositivecoccinegativebacteria,Escherichiacoli(14.3%),Pseudomonasaeruginosa(8.6%),Enterobactercloacae(6.6%).ConclusionThediversificationanddrugresistanceoforeserious,cliniciansshoulduseantibioticsbefor

4、eoraccordingtotheconditionoftimelybacterialculture,selectingeffectiveantibioticsaccordingtothedrugsensitivitytest,toreducetheinfectionrate.[Keyin;Resistance伤口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多数为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一般比较严重。了解伤口分泌物病原菌,及时准确地向临床报告病原菌及相关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本文对我院送检伤口分泌物细

5、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本299份标本均来自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送检伤口分泌物标本。1.2培养与鉴定所有标本统一由临床医生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用无菌棉拭子所取,并立即送检。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第3版进行,取标本接种于血平板,经18~24h培养后,挑取可疑菌落,采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和RSA)的检出率为12.3%,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高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6、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59.1%和73.3%,两者耐药性基本相同,对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头孢西丁有较高的耐药性。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从表3中可以了解到,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为9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为80%以上,这可能与医生先凭临床经验用药,治疗效果不佳时才送检标本,导致病原菌因药物压力耐药性已增强有关;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敏感。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

7、、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抗菌药均出现了较高的耐药率。本组菌株药敏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100%。铜绿假单胞菌在本次分析中对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对其他的抗生素敏感性较高。3讨论在本次针对性分析后发现,我院伤口分泌物感染率较高,阳性率达86.3%,细菌类别呈多样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伤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这与赵丽等[1]文献报道相一致,其次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等,因地区差异,所分离的阳性率和菌种类别也有不同的差异[3-

8、4]。随着越来越多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大量增加,其检出率分别12.3%、59.1%和10.8%,这比张丽华[6]等文献报道低,但由于其多重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是临床治疗用药突出的问题,已成为本院院内感染监测的重点菌株范围。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菌[5-6],在本次分析中分别占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