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煤矿地质学

[工学]煤矿地质学

ID:23737486

大小:9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0

[工学]煤矿地质学_第1页
[工学]煤矿地质学_第2页
[工学]煤矿地质学_第3页
[工学]煤矿地质学_第4页
[工学]煤矿地质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学]煤矿地质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山东科技大学(泰安)科目:煤矿地质学主编:齐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煤矿地质学(1)第一章1.地压:是指地球内部的压力,主要是静压力。2.滨海:是指涨潮线与退潮线之间。3.浅海:退潮线到水深200m的区域。4.深海:水深200m以下区域。第二章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促使地壳的物质成分、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作用。第一节内地质作用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2.内力地质作用结果:①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岩层褶皱或断裂。②造成海陆位置变迁,造成地表起伏不平,同时会引起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形成岩浆岩、变质岩。3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有两

2、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4.垂直运动:又称造陆运动,结果:造成地壳大规模的隆起与拗陷,引起地势高低变化和海陆变迁。5.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结果:使岩层褶皱,断裂形成高山或盆地。6.深成侵入作用:是指发生在地下深处(距地表3km以下)的岩浆浸入作用。7.浅成侵入作用:只发生在地壳浅部(3km深度以上)的岩浆侵入作用。8.变质作用的因素:①温度②压力③化学性质活泼的气态和液态物质9.变质作用的类型:①区域变质作用②接触变质作用(接触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③动力变质作用第二节外力地质作用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①风化作用②剥蚀作用③搬运作用④沉积作用⑤固结成岩作用2.外

3、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高地不断遭受风化,夷为平地(削高补低)。3.风化作用分为:①物理风化作用②化学风化作用③生物风化作用4.风化作用的产物:①碎屑物质②溶解物质③残余物质5.剥蚀作用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化学溶蚀作用6.机械搬运的营力有流水、风、冰川和海水。其中以流水搬运为主。7.沉积作用分为机械沉积作用、化学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第三章地壳的物质组成第一节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氧O46.95%钠Na2.78%硅Si27.88%钾K2.58%铝Al8.13%镁Mg2.06%铁Fe5.17%钛Ti0.62%钙Ca3.65%氢H0.14%第二节矿物1.矿物的概念:矿物是在地质作用下

4、,由一种元素或由一种以上元素化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形态特征的自然物质。它们是化学元素在地壳中存在的形式,也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物质基础。第6页共6页创建时间:2011/10/3116:46:00山东科技大学(泰安)科目:煤矿地质学主编:齐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一.常见的造岩矿物:1.石英SiO2晶体呈六方柱状及双锥状,柱面上有相互平行的横条纹,常为粒状、块状集合体,有时可见其晶簇。无色,含气泡时呈乳白色,含杂质是可为紫、烟黑等多种颜色;透明至半透明;晶面有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2.正长石K[AlSi3O8]晶体常为厚板状或短柱状。呈肉红色或淡黄色;玻

5、璃光泽,半透明。3.斜长石晶体常为板状,白或灰白色;玻璃光泽。4.黑云母呈黑、黑绿、黑褐色。5.白云母晶体呈六方板状或片状;集合体为片状、鳞片状无色透明,含杂质时呈浅黄色、浅绿色等。玻璃光泽,解理面具有珍珠光泽。6.辉石晶体呈短柱状,断面为近正八边形呈黑、绿黑、褐黑等色。条痕为灰绿色,玻璃光泽。7.角闪石晶体一般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菱形的六边形。暗绿至绿黑色;条痕为微带绿的灰色;玻璃光泽。8.橄榄石晶体为短柱状;通常呈粒状集合体。黄绿至深绿色,强玻璃光泽。9.粘土矿物①高岭石晶体颗粒极细小,通常呈土块状或块状集合体。纯者白色,常因杂质渲染而成淡红、浅黄、浅褐等色。条痕白色;

6、土色光泽。②蒙脱石又称胶岭石或微晶高岭石。长呈土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可见白色、灰色、粉红或浅绿等色;土状光泽。③水云母又称伊利石或水白云母。10.方解石晶体一般为各种菱形面体,集合体有粒状、块状、鲕状、钟乳状和晶簇等。纯者白色,一般呈乳白及灰、黄、淡红等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11.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由此产生的光滑平面,称为解理面。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沿不定方向破裂而形成的凹凸不平破裂面,称为断口。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一节单斜构造1.单斜构造:在某一范围内,一系列岩层大致向同一个方向倾斜,且倾角大致相等,这种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2.

7、岩层的产状三要素:走向、倾角、倾向。3.走向:倾斜岩层的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为走向线。走向线是一条水平线,它两端的延伸方向,称为岩层的走向。4.倾向: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岩层下倾一侧的方向,又称真倾向。5.倾斜线:在岩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倾斜向下所指引的直线,,又称真倾斜线。6.倾角:倾斜线和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的夹角,又称真倾角。煤层按倾角的分类煤层类别煤层倾角缓倾斜煤层<25°倾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45°第二节褶皱构造1.褶皱构造: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岩层受水平方向挤压力的长期作用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