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学总结

煤矿地质学总结

ID:38069486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2

煤矿地质学总结_第1页
煤矿地质学总结_第2页
煤矿地质学总结_第3页
煤矿地质学总结_第4页
资源描述:

《煤矿地质学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n填空地表类型: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裂谷系统。海洋类型: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大洋中脊。矿物的物理性质(光学性质、颜色……)。颜色,条纹,光泽(金属,半金属,非金属光泽),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硬度,解理(极完全,中等,不完全,极不完全),断口,脆性和延展性,弹性和挠性,密度,磁性,电性,发光性,其他性质。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大小、形态以及晶粒之间或晶粒与玻璃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岩石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岩石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矿物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

2、械力侵入的能力 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倾角。成煤条件:植物条件、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壳运动条件。煤的工业分析项目:包括测定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以及计算固定碳四个项目,他们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煤岩类型:宏观:光亮煤,半光亮煤,半暗煤,暗淡煤。显微煤岩类型:单组分组分类:微镜煤,微亮煤,微惰煤双组分组分类:微亮煤,微暗煤,微镜惰煤。地质作用(内地质作用、外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使地壳组成物质,地壳构造,地表形态等不断的变化和形成的作用,通称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分为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有地球外部能量引起的地质作用叫

3、外地质作用。分为分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煤变质作用:褐煤在地下受温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天然焦、石墨等的地球化学作用。n名词解释矿物:矿物是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构造:地质学上岩石的构造,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节理:岩石中的裂隙,将岩层或岩体分割成许多岩块,但其两侧岩石没有明显的位移,这种断裂构造叫节理。解理:矿物晶体受力后常沿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的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

4、。煤田:在一个聚煤区范围内,在同一地史过程中形成具有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其分布有规律可循,基本形成一片的区域。中生界各系的名称和代号:白垩系(纪)-K侏罗系(纪)-J三叠系(纪)-Tn简答1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地壳是指有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化学方法将它与地幔区别开来。其底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2煤层稳定性评估煤层厚度、煤质和结构在工作区范围内变化的情况。其中,煤层厚度的变化直接影

5、响勘查工程的密度和开采方法,是划分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煤层的稳定性可分为四型:①稳定型;②较稳定型;③不稳定型;④极不稳定型3煤层变化对生产的影响煤层厚度变化及其变化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煤层厚度等级不同,采用的开采方法也不同。煤层发生分岔,变形,尖灭等厚度变化,直接影响煤炭储量和煤矿正常生产。4断层的判断、产状。首先应该判断断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其次,判断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方向。a据断层面上的擦痕,阶步和断层两侧的拖拉皱褶判断b根据断层两盘岩层的新老对比判断。C根据皱曲核部和两翼的宽窄变化判断5瓦斯形成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

6、分解而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煤层中瓦斯总体来说分为两个阶段:a:生物化学成气时期,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CH4;b:煤化变质作用时期,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挥发份减少固定碳增多,生成气体主要为CH4和CO2。瓦斯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6岩溶形成的条件(1)可溶性岩石(2)岩石的裂隙性(3)水的溶蚀能力(4)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7地层关系地层接触关系是描述地层与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就是三种侵入、沉积、断层接触关系是描述地层与侵入岩之间的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为:侵入接触是侵

7、入岩切割了地层界线,沉积接触是地层界线切割了侵入岩的界线,断层接触关系是指侵入岩与地层之间的界线是一条断层n论述1成煤各个阶段成煤过程大致可分为泥炭化作用阶段和煤化作用阶段。(1)泥炭化作用阶段。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2)煤化作用阶段。在地下深部的温度和压力的长时间作用下,泥炭向褐煤、烟煤、无烟煤演化的过程。2煤矿生产中遇断层的处理?(1)运输大巷遇到断层的处理运输大巷是生产上长期使用的主要巷道,要求布置在煤层附近的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