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ID:2388458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1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_第1页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_第2页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_第3页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_第4页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局麻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L.编辑。作者:陈晓庆,杨惠林,王根林,潘文明,顾勇,梅昕,唐天驷【摘要】[目的]探讨局麻下应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7年12月,1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局麻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50.5岁(33~69岁);单节段4例,多节段12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125~250min);平均失血量360ml(230~530ml);平均每例减压2.9个椎板(1~9个)。全部病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8.6个

2、月。术前JOA评分为4.812±1.109,术后JOA评分为8.313±1.7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3,P<0.01),JOA恢复率58.6%,疗效优良率81.3%,总有效率93.8%。所有病例无后凸畸形、慢性背痛等并发症。[结论]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重要手段。局麻下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功能,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减压后并不一定需要椎管成形。【关键词】骨化;黄韧带;胸椎;脊髓压迫症;减压术;局麻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ligamentumflavum

3、,OLF)是导致胸椎管狭窄、脊髓压迫的最常见原因,主要表现为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位于胸腰段的OLF,可表现为上下混合性运动神经元损害。目前尚无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彻底切除压迫脊髓的OLF[1]。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采用局麻下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治疗黄韧带骨化症16例,经随访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33~69岁,平均50.5岁。病程3~68个月,平均22.2个月。病变涉及上胸椎(T1~5)5例,中胸椎(T5~9)2例,下胸椎(T9~L1)11例;单节

4、段4例,多节段12例,其中跳跃型2例;2例合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合并颈椎及胸椎后纵韧带骨化,1例合并脊髓型颈椎病,1例合并腰椎管狭窄。  1.2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为下肢麻木15例,下肢无力,行走不稳14例,胸背部慢性疼痛11例,间歇性跛行9例,胸腹部束带感8例,膀胱括约肌障碍4例。临床检查14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主要表现为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损害,1例同时存在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1.3影像学检查  16例均行胸椎X线正侧位片、MRI及CT检查。正位片示椎板间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侧位片示位于椎板及关节突

5、的骨化块突向椎管内,椎间孔处有钩突状高密度影,椎间隙多狭窄、增生,椎体上、下边缘硬化(图1)。MRI在矢状位T1和T2加权像上可见相应节段水平骨化的黄韧带呈低信号,向前压迫硬脊膜囊及脊髓,呈锯齿状或凹口状,部分病例脊髓内信号异常,横断面低信号区压迫硬脊膜囊及脊髓(图2)。CT扫描呈现一侧或两侧椎板前缘高密度影突入椎管内,在椎间孔或椎间盘小关节平面较为明显,骨化可与椎板及后关节囊融合,严重者骨化可占据椎管容积的一半(图3)。  1.4手术方法  1.4.1体位及麻醉  手术均在体感诱发电位监护下进行。取俯卧胸腹部悬空体位。术前根据神经定位体征

6、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手术切除减压部位,C型臂X线透视定位。麻醉方法:局部分层定点浸润+强化麻醉,用0.25%~0.5%利多卡因(一次用量不可超过8mg/kg),无高血压及心脏病者加肾上腺素0.3mg。第1层,浸润后正中线切口处皮肤及皮下组织。第2层为背部筋膜,主要浸润竖脊肌,由浅入深、由内向外,宽3~5cm。然后定点注射,即沿棘突侧面刺入至其根部后,将针头移向椎板有骨感时,注入麻药,特别要浸润关节突前外侧方,此处十分敏感,需良好的麻醉。为使患者镇静,减轻疼痛,可用哌替啶50~100mg加异丙嗪25mg强化麻醉。  1.4.2手术技术  后正中切

7、口,暴露出需切除椎板范围的上下各一正常棘突及椎板,宽度到关节突外侧。用高速磨钻磨薄椎板外层后,将剩下的一薄层骨片用巾钳提起,并用神经剥离子小心分离内层椎板与硬脊膜的粘连,切勿对脊髓造成撞击和挤压,切除内层椎板后达到充分减压。如果骨化的黄韧带与硬脊膜粘连紧密不能分离或硬脊膜亦发生骨化,应将其一并切除,并采用局部筋膜修补。减压后硬脊膜隆起,恢复搏动,用8号导尿管向上或向下插入硬脊膜外椎板下达5cm以上,示已无狭窄压迫。彻底止血,冲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24~36h。图1椎间孔处有钩突状高密度影(箭头所示)图2a硬膜囊呈锯齿状,脊髓内信号增高图2b

8、脊髓横径缩小明显,走行扭曲图2c有些节段的黄韧带虽有骨化,但并没有压迫脊髓(箭头所示)图2d背侧增生的黄韧带在椎管一侧与腹侧椎体接触,骨化的黄韧带几乎完全占据椎管(箭头所示)图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