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防中风

浅谈预防中风

ID:23981775

大小:5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浅谈预防中风_第1页
浅谈预防中风_第2页
浅谈预防中风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预防中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预防中风徐三林(新疆乌魯木齐市米东区长山子镇卫生院新疆乌魯木齐831400)【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395-02“中风”又名卒中,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吶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吶僻不逐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发病急而危重,病后痊愈者很少,常遗留下严重的语言、智能、运动等功能障碍,一旦中风,轻者瘫废,重者猝死。《医门法律中风门》说:“中风一证,动关生死安危,病之大而且重,莫有过于此者。”因此,对中风病应重在预防。《金匮要略》提出的

2、“不治已病治未病”理论,对中风病的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风病,发病虽急,但中间有一个较长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应该说它是可以早期发现而事先预防的。1必须认识中风先兆要预防中风首先要认识它的先兆症状,中风的病机由虚、火、风、痰、气、血六端,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木。肝肾日渐亏损的过程,在外必有征兆可以观察,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对此,古今医籍不乏记载,可资借鉴研究。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有:“汗出偏沮,令人偏枯。”《证治汇补》:“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医学准绳六要》:“即中风证,必

3、有风证,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朱丹溪认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罗天益又云:“凡大指次指麻木或不用者,三年中有中风之患。”这些宝贵的临证经验,至今有实践意义,现代对中风先兆的认识亦是颇多,例如:中风的远期先兆有记忆障碍,以健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为特征;感觉异常以肢麻,尤其指麻为最常见的症状,甚或头皮麻木;异常的动作可见头摇,肌肉肭动,口角及眼睑撮动。中风的近期先兆表现为眩晕、头昏和一过性失语、失明、神志丧失。中风前夕先兆可表现为嗜睡、头痛、恶心、

4、眩晕、频发肢麻、行走跌绊等症状。虽然,中风先兆期的症状各异,但是一旦出现“风信儿”的人,更要重视并积极预防中风,一定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防微杜渐才能大大降低中风的发生几率。2调摄预防饮食要节制,避免嗜洒肥甘,饥饱劳倦,对酸辣刺激食物要加以限制,主张多食蔬菜,若过食肥甘醇酒,必导致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发为中风病。《丹溪心法•中风》円:“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适时调解压力,保持精神愉快,不仅对预防中风病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素问玄机原病式》曰:“多因喜怒思悲

5、恐之五志奋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于五志过极,皆为热其故也。”五志过极,心火暴盛,或暴怒伤肝,肝阳暴动,引起心火、风火相煽,气热郁逆,气血并走于上,心神昏冒而卒倒无知,发为中风病。因此,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绪,使人体内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从而减少中风的发作。另外要谨劳作,远房帏。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若房室过度,又导致精血不足,肝肾阴虚,阴虚阳亢,劳倦过度,或嗜洒劳累,则阴亏于下,肝阳暴张,气血上冲,心神昏冒,发为中风。故《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曰:“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慎起居,适寒温,起居不慎,坐卧当风,或气

6、候骤变,易被外邪贼风所中。“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从而阻遏机体血脉运行而成“中风”,这说明了老年人血管性能变差,再加上气衰与血液浓浊,气血运行不够流畅,遇到诱因则很容易发生气血上而不下,往上冲激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只奋通过加强健身锻炼使全身气血活跃通畅,才奋利于上下气血流通顺畅,故可预防中风。3防治结合《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说:“若风病即愈,而根株未能悬拔,隔一二年或数年必复发,发则加重,或至丧命,故平吋宜预防之,第一防劳暴怒郁结,调气血养精神,又常服药以维持之庶乎可安。”提出了中风病的预

7、防和治疗问题。要积极控制引起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保护血管,疏通脑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平素要戒烟限洒,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也是预防中风病的重要手段。重“治”轻“防”,是0前中风病“越治越多”的原因,我们要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注重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调衡,充分发挥人的自主健康能力,突出“预防为主”的意识,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可使中风病的发生率降低,所以,要牢记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洒、心理平衡,只有这样人体才能达到阴平阳秘,百病不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