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

ID:23986662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_第1页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_第2页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_第3页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_第4页
资源描述:

《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身文化身份的探寻奈保尔是一位享誉文坛的当代英国移民作家,他出色的写作技巧,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深刻的思想使他在文学界蜚声一时。《抵达之谜》是他众多著作中的一部,奈保尔以这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奈保尔在这部作品中以半自传体的形式向读者描绘了他的人生体验与经历,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奈保尔的写作历程,还有益于研究他的其余作品。《抵达之谜》完成于1987年,但它并非是奈保尔的首部作品,而是在其出版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后才问世的。这部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描述了奈保尔人生观的不断发现与改变。作为一个后殖民作家,奈保尔经历了对英帝国辉煌的憧憬,

2、幻想破灭后的失落以及在帝国中心寻找话语权的漫长历程,通过叙写奈保尔在英国求学的经历,他对作家与人的分析反思,自身文化身份的找寻。奈保尔意识到身份追寻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对人和作家统一的追寻,在追寻过程中,他由边缘走向中心,生活也由漂泊转向安定,最终得到了一种新的身份,以一种陌生的视角远远凝视着后殖民的世界。  一、流散中身份的缺失  在流散中,家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尤其是在主体的精神世界遭遇文化冲击,或是文化困境中需要抉择的时候。因为在流散的过程中,主体往往是处于被剥离的文化状态,离开了熟悉的故土,他需要在新的文化环境存活下去,此时,家乡所代表的意义便尤为明显。

3、特立尼达作为奈保尔真正意义上的出生地,却并未真正成为奈保尔的家乡,因为对其奈保尔并没有很强烈的归属感。流散往往与其主体的心灵创伤密不可分,流散中的人们被迫离开家园,定居海外。真正的家园变成了一个存在意义上的地理位置,而心中的家园更像一个梦中的乌托邦。因为他们所缺少的是真正的家园记忆。虽然他们居住在故国多年,但是他们缺少对其的归属感,所以对于奈保尔,特立尼达只是他人生旅程的一站。并且特立尼达作为英国的殖民地,极大地受到宗主国的影响,当奈保尔出生后,他所见到的一切都被打上了英帝国标签,而特立尼达作为一个没有历史与缺乏自身文化的殖民地,注定了附属的命运。特立尼达缺少历史传

4、统,生活中随处可见西方殖民的文化标签。就连教育体制都是英国制造,包括奈保尔在内的学生学习的课本知识都是由英国殖民政府挑选,并且学习的也是传统的西方文化,课本中大量充斥着西方的价值观。即使宗主国一再强调他们为殖民地带来了文明,但事实上正是他们剥离了殖民地的本土文化,使得当地人民对本国没有归属感,在长期的殖民教育下,他们对精神家园的认识发生了错位,正是如此导致奈保尔小时候对特立尼达并没有强烈的归属感,反而对英国充满了向往。  此外,在奈保尔看来,幼年时期的特立尼达又脏又乱,“地面上,在我看来是那么的贫穷可怜,那么污秽肮脏,那么充满了小茅屋、街沟、光秃秃的前院、凌乱的木槿

5、树树篱和破旧的后院。”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他就更加难以获得对特立尼达的归属感,特别是当他得到有关宗主国的信息时,更加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英国文化不断的渗透与侵蚀下,当地文化看上去反而更格格不入。  二、在英国身份的边缘化  流散作家通常都有着复杂的心理情感,一方面他们缺乏对祖国的归属感,他们甚至会觉着那里肮脏贫穷,对其祖国的某些未开化的地方充满了憎恶;但另一方面,在宗主国,由于与生俱来的文化习性,他们又被看做局外人。对宗主国的美好设想也在现实中消失殆尽。  奈保尔作为一个无根的特立尼达人,尽管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可以在牛津求学,但是当他来到英国,才发现他处在一个非常

6、尴尬的位置。他终于来到了他梦想中的国度,然而当他到达之后,才发现他很难成为其真正的一部分。因为从小接受西方教育,所以奈保尔对英国文明充满了喜爱与想象,然而当他试图在英国寻找帝国的荣光时,却惊异地发现,英国早已不是他心目中那个国家,帝国已经衰落了。  作为来自殖民地的族群,奈保尔所遭遇的是无法消除的边缘化。他对此充满了困惑。当他处于帝国的心脏时,在最初的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他都感到焦虑与压力。他就像一个局外人,在英国的文化里成长,但却无法融于其中。尽管他在牛津求学时,他也像其他西方本地人一样去舞会。但是在更深刻的文化里他始终是被排斥的。在他周围总有一股陌生感环绕着他。

7、  奈保尔曾梦想过在这个伟大的帝国得到他的文化身份,然而当他踏足于此地时,他才发现自己的幻想破灭,并且帝国也已经远非昔日。此外,他也无法感受对故国的归属感,在宗主国自己又是一个局外人。而当他终于完成在牛津的学业后,奈保尔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但是,宗主国的人民并没有向奈保尔显示他们的好客之情。他的书没有被西方批评界和人民接受。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时刻,奈保尔的生活陷入了真正的困境。  尽管奈保尔认同西方的价值观,但是他并不适应西方社会的真正环境。他仍旧拥有第三世界的标签,他的肤色与血液决定了他在宗主国无法改变的局外人地位。但是奈保尔在英国居住了多年之后,才慢慢意识到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