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

ID:24013178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1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2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3页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分析郭敬惠(绥芬河市妇幼保健院黑龙江牡丹江157300)【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30例45眼检查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诊断单纯性25例37眼,增殖性5例8眼。经治疗显效16例24眼,有效11例15眼,无效3例6眼。结论:临床应根据不同的阶段重点釆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应强调理想地控制血糖和其他并存的危险因素,在控制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可选择视网膜激光等治疗。【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

2、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15-0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眼部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与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相关,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达44%〜51.3%,50岁以上人群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1]。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30例45眼检查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收治的30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45眼,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4〜87岁,平均年龄48岁;糖尿病病程7〜32年;其中1型糖尿病4例,2型糖尿病26例;并发

3、症:高血压病9例,高血脂症12例,有心电图改变者4例,糖尿病性肾病3例。1.2方法药物和饮食疗法,将血糖控制于正常范围,是避免、延缓或减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最重要措施。对于单纯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IV期增生不明显者,可以使用激光光凝封闭微动脉瘤,新生血管及出血区域是0前治疗的主要措施。手术治疗采取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可以清除玻璃体内积血,分离剪除纤维增生膜,术中可行眼内激光光凝,并可通过注入气体或硅汕固定视网膜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2】。脑垂体部分切除术,对减轻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作用,可减少出血水肿并使新生血管蒌缩,或用电凝及

4、放射疗法破坏垂体前叶以达到治疗0的。但治疗后可出现内分泌紊乱的合并症,应慎用。对视网膜前部病变区,因光凝范围不能达到,故可用巩膜外冷凝法以弥补光凝不足的部位。1.结果经诊断单纯性25例37眼,增殖性5例8眼。经治疗显效16例24眼,徽11例15眼,无效3例6眼。2.讨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无自觉症状,病变累及黄斑部则奋不冋程度视力减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性(非增殖期)和增殖性两种类型。单纯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扩张,动脉硬化,微血管瘤,深浅层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滲出,视网膜水肿,日久发生黄斑囊样水肿(CME),视力明显下降。微血管瘤

5、与小出血点,在检眼镜下有吋难以区分,都是针尖大的小红点,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则很易区别:微血管瘤为边界清楚的点状荧光充盈;而出血为边界模糊的荧光遮蔽,此外黄斑拱环扩大[3】。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和管壁内皮细胞受损,视网膜内屏障破坏,毛细血管闭塞,产生微血管瘤。微血管瘤渗漏可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网膜屏障破坏,毛细血管扩张液体和血浆成分,从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渗出,进入视网膜,也可从异常渗漏的微血管瘤渗出,导致视网膜水肿。水肿分局灶性和弥漫性:局灶性水肿自微血管瘤的渗漏,致局部视网膜水肿增厚。弥漫性水肿自整个后极部扩张的毛细血管的渗漏导致后极部视

6、网膜弥漫水肿。局灶性水肿可单眼发生或双眼对称性,常由环形或半环形硬性滲出将水肿和非水肿的视网膜分开。硬性渗出多位于黄斑部也可分散在后极部,呈黄白色点状或簇状排列,奋时黄斑部呈星芒状或融合成很宽的环状排列,黄斑中心的硬性渗出可降低视力。棉絮斑是由于毛细血管和前小动脉闭塞致组织缺氧,神经纤维轴索肿胀断裂,轴浆流受损,形成白色羽毛状或棉絮样斑。糖尿病性棉絮斑较高血压的吸收慢。可长达8个月,甚至17个月,而高血压经治疗后棉絮斑于6周可吸收。棉絮斑吸收后神经纤维和节细胞萎缩。萎缩的视网膜内表面形成凹陷,产生异常反光,称为凹陷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最早看到的血管闭

7、塞是在毛细血管。荧光造影显示小的无灌注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和微血管瘤形成。提示微血管瘤形成是一种局部血管闭塞的反应。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除有非增殖期的全部改变外,还奋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组织及由此而形成的一系列并发症[4】。由于大片毛细血管闭塞及前小动脉闭塞,造成视网膜内层缺血。缺血区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刺激新生血管因子产生,导致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不平衡。新生血管因子使毛细血管基膜溶解,内皮细胞增殖呈芽状突出,最后导致新生血管形成。晚期新生血管有纤维增生。若增殖纤维收缩,玻璃体后脱离加大,新生血管与视网膜粘连,因牵拉新生血管破裂,则发生视网膜前出血

8、或玻璃体出血。控制血糖平稳:避免血糖大起大落。去除危险因素:戒烟洒、降血压,使血压≤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