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ID:24018898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_第1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_第2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_第3页
资源描述: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Dryden,Tytler等,而Barnard,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

2、、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3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 (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discourse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analysis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Analysisfor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Discourse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discourse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3、ordiscourse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andDiscourse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discourse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和Mason(1997)将语

4、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5文化学派theCultureSchoolEven-Zohar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

5、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6解构学派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

6、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译研究对‘忠实’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陈德鸿,2000)。7口译研究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际会议口译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场合采用了同声传译。口译职业化逐渐成形:既有大学专业教育,又有专门的行业组织和执业规范,围绕口译的研究也随之而生。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心

7、理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同声传译的心理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性研究,包括对译员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的研究,语言间词汇联想能力等方面。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语言过程中的时间因素,即源语和目标语的时间差。随着口译研究的不断发展,研究逐渐扩展到译员认知,意义单位,质量控制和译者角色等方面。80年代到21世纪西方翻译研究出现的译学思想和流派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studies翻译科学派The”science”ofthetranslation操控学派Manipulationschool功能学派FunctionalSchool释意学派theinterpreti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