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

ID:24106522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1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_第1页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_第2页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_第3页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_第4页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研究摘要:本文以介休市为例,选择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山西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旨在为山西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献计献策,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jyqkuting);里德比特(Leadbeater)对加拿大单一产业资源型地区的居民就业与劳动力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展开研究。有的学者对某一资源型地区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如对山西省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田霍卿,2000;王燕阳,2000;郭海荣、白明英,2001);有的学者对全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

2、分析,如对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的研究(赵天石,2001),对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转型思路、国外转型经验的研究(张以诚,1998)。除此之外,有的学者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理论展开研究(沈镭,2005),有的学者建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学(齐建珍,2004),有的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模式展开研究(谭飞,2006;张昕,2009)。最近十年,国内学者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鞠松涛,2005;柳泽,2011;王素军,2011;李玲,2012;张丽琴,2012)、产业转型(汤吉军,2007;张冬冬,2009)、可持续发展(刘力钢,2006;刘国庆,2010)、接续产业(张文忠,2011;朱先

3、胜,2012)等研究更是丰富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体系。从研究方法看,最近几年,国内学者加大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计量分析。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规律和对策研究也更深入,这为政府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三、介休市转型实证分析本文在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绩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16.0软件和yaahp层次分析法(AHP)软件,对山西省介休市这一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进行了转型的绩效评价。(一)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型型城市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应体现出:城市转型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与城镇、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按照以上思路,本文从经济、社会、资源三方面,构建资源型城

4、市转型的绩效评价体系,共23个指标(见图1)。(二)评价方法1.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下数据来自2002-2012年山西年鉴与山西经济年鉴。本文对各指标数据采取无量纲化,从而统一其量化标准。正向指标处理方法为:X=(Xij-Xmin)/(Xmax-Xmin);逆向指标处理方法为:X=(Xmax-Xij)/(Xmax-Xmin)。其中i表示年份,指2002年到2012年;j表示指标,j=1,2,…26;Xmax指j指标在2002-2012年的最大值;Xmin指j指标在2002-2012年的最小值。表1是介休市转型无量纲化表,列出了2002-2012年各指标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结果。2.评

5、价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AnalyieHierarchyProcess简称AHP)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实现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绩效评价。参照专家、学者的意见,本文通过判断矩阵法,使用Yaahp(V0.6.0),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数据,通过一致性检验后,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各级指标权重见表2。3.评价结果分析从该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变动情况(见图2)来看,一方面,2002-2012年十年来,介休市经济指标稳中有升,表明介休市经济状况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工业企业综合消耗量也处于下降状态,说明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重视资源的利用程度,切实做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社会指标来看

6、,该市工业从业人数逐年递减,说明该市已存在工业发展缓慢的情况,产业亟需转型,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逐年上升,说明该市关注民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四、介休市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一)介休市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介休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地下矿产多达17种,其中煤炭储量居于首位,是山西采煤大县,素有“煤海”之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其煤炭资源也进入了严重衰退期,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有的村庄由于煤炭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房屋开裂无法居住,不得不整村移民搬迁。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目前

7、,介休市采矿废弃物每年排放达到640万吨,有100万吨进行了综合利用,另有540万吨分别填埋到指定的地点,其中一半以上发生了自燃,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经雨水冲刷,又造成水污染。全市现有堆存的矸石达1.5亿吨,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灾害。根据全市地质灾害调查统计,采矿枯竭地质灾害隐患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116处,其中有潜在不稳定斜坡的滑动30处,危崖体崩塌隐患13处,地面塌陷21处,地裂缝47处,地面沉降5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煤矿冒顶、矿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