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ID:24235570

大小:60.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_第1页
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_第2页
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_第3页
资源描述:

《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愉悦教学构建和谐课堂福建省连江县风城中学350500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木文介绍如何愉悦教学,通过有效师生、生生互动,构建和谐课堂。关键词:愉悦教学互动和谐课堂愉悦教学是教师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技术、手段,创造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地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教育,把这种思想落实到数学这一学科的教育上,就是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

2、动力为先导,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宗旨,并以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思路。通过实践,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推行愉悦教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愉悦教育是一种充满爱的教育,让课堂充满着爱,所以在上数学课时,就要求教师对事业、对学生都应充满爱,以爱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这也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木理念。在上课时,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使每一个学牛.都能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做到道德美、行为美、语言美,以自身的美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一、认真备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备足教材、备足学生,将教材内容化粗为细,

3、以小问题为引领,做到化繁为简;以身边的事例入手,做到浅入浅出。如学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创设以下情景:2009年9月28日上午8点47分,从福州发往杭州的首趟“和谐号”D3116次动车组驶入第一个中途停靠站一一连江站,温福铁路正式运营,也标志着连江从此结束了没有火车的历史,圆了60多万人民的铁路梦。温福铁路通车后,福州到杭州铁路距离为750公里,从福州发往杭州的D3116次动车组的平均速度为150千米/吋(停靠各车站的吋间忽略不计距离杭州的路程为y千米,行驶吋间为x小吋,请你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变“苦学”为“

4、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让每个学生喜欢数学,有为而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热情鼓励,让学生自由自在地编题并解题编题并解,就是通过一小节知识的学习,师生通过总结,共同编出一组练习,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到黑板上去做,直到做正确为止。如:如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加减法)》新课讲解结束后,为了了解并检测学生对新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编写符合加减法不同类型的方程,在选择让全班进行解题,这样,可以复巩固所学知识,又使学生有成就感,自由自在,学4数学的兴趣汕然而生。三、提供互动平台,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数学水平如在复习《圆》这节课吋,利用右

5、图,先给出O0和点P,复习圆的对称性与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过点P画O0的切线,得到切线PA、PB复习切线长定理,连接OA,可知OA⊥PA,连接AB,学生可知AB⊥OP,弧AHMBI,延长PO交O0与点C,又有弧AC^MBC,∠ACI=∠AOI等等,通过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从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复习切线性质、垂径定理、圆周角定理,这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数学水平的地方,调动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四、角色互换,让学生当好“小老师”如在教学课题学>』《测量旗杆的高度》吋,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小组,课前设计测量方案,在课堂有各小组代表做方案

6、设计说明,先让全班冋学分组讨论、推出小组代表评价各组的方案的优点、缺点、以及实施过程存在的闲难,教师适时加以点评,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艰苦,使他们对学习内容有更深的领会。同时,也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乐趣,引导他们取长补短。五、大胆实施评价改革,完善激励机制1.对优秀的学生要给足高分,让他们的学劲头更大;2.善待后进生,当后进生能独立完成小测验中的基础部分时。可将评分偏向基础,从而给后进生也打出一个适当的高分,使后进生觉得自己也有奔头,达到激发后进生的作用。在组织学生进行趣味竞赛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打破少数尖子学生长期垄断得奖面的情况,想办法让各个

7、层次的学生,包括后进生,也有获奖的机会,将评分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各个级别均冇一、二、三等奖。尽管在这些奖中,同是一等奖,水平差异很大。但对后进生来说,由于历来与获奖无缘,因此对得奖非常珍惜,备受鼓励,使他们的学习增加新的推动力。这样一来,教师就能愉悦地教、学生愉悦地学,师生角色充分到位,通过有效互动,就逐步构建起和谐课堂,实现教与学的愉悦、和谐的一体。参考文献[1】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3】黄甫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