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

ID:24242561

大小:6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_第1页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_第2页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_第3页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60例分析隋华章张晓莉萧峰(山东省寿光市屮医医院山东寿光262700)【屮图分类号】R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133-02【摘要】A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合丹参饮治疗慢性萎缩性R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慢性蒌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观察疗效。结果治疗效果显著,临床症状、肠化生表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HP转阴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效果显著,

2、疗效确切。【关键词】半夏泻心汤丹参饮慢性蒌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N炎(chronicatroghicgastritis,CAG)临床以上以腹胀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和难治病之一。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是指肠外组织黏膜上皮在病理情况卜‘转变为肠黏膜上皮及腺上皮。两者相伴而生为癌前病变。R前,西医对本病缺乏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屮医治疗优势明显。近年来,我们应用屮医药选取6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来自寿光市屮医院200

3、9年3月-2011年3月消化科门诊和病房住院患者,依照进入研究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38-75岁,平均(56.65±2.78)岁;病程2-20年,平均9.8年。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4岁,平均(58.22±2.33)岁;病程1-20年,平均10.6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2临床表现入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嗳气嘈杂、食欲减退、大便泄

4、泻或便秘、消瘦乏力,舌质淡胖或淡紫、边奋齿痕,舌苔白厚或黄厚或兼腻苔,胃镜示:胃粘膜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ft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病理显示:不同程度的固冇膜内炎性细胞侵润,腺体萎缩,数0减少以及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3治疗方法治疗组:清半夏12g黄芩9g黄连6g干姜9g党参10g甘草6g丹参30g木香10g砂仁6g大枣3枚生姜3片。将上述药物加水400ml浸泡1小吋,煎30分钟,取汁200ml—煎,加水200ml取汁100ml二煎混合,分早晚2次饭后1小吋服用。对照组:给予

5、庆大霉素普鲁卡因VB12颗粒,并根据不同症状,选用莫沙比利等对症治疗。所有患者2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电子胃镜,HP,病理学检查等变化情况。4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如下: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临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査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

6、减轻,胃镜复查黏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度,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上述冇效标准,或恶化者。5治疗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卡方=3.84*P<0.052)治疗前后肠化生疗效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3)抗HP比较HP转阴率比较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6讨论慢性胃炎为常见病、多发病,病势缠绵,胃黏膜肠化生的出现则是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反应,H?pylori感染、吸烟、高盐饮食是最

7、常被提及的致病因素。现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一蒌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不典型增生一胃癌”己得到公认。中医无胃炎、肠上皮化生病名,但根据其“痞、胀、痛”等症状,可将本病归为“痞满、胃痛”等范畴。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恣食生冷、饥饱不匀,引起脾胃虚弱,功能失调,运化失司,中焦升降失调,致寒湿痰浊阻滞中焦,久之形成瘀血阻络之势。正如王清任所言:“血管无气,必停滞而瘀”,叶大士亦言:“初病在气,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治气与治血当然也”。瘀、痰互结阻于中焦,进一步耗伤脾胃之气,加重气(阳)虚痰瘀的病理基础

8、,形成本虚标实的复杂局面成为临床难治之症。因而,我们以半夏泻心汤调理中焦气机,丹参饮行气活血化瘀,两方合用进行临床观察。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是治疗痞满的经典方,“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及其他疾病的治疗。方中半夏、干姜辛散歼结;与党参、甘草、大枣配伍升补清阳;黄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