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

ID:24260158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_第1页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_第2页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_第3页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导读:怎么写作好禁忌和山神相关方面的论文。本篇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中的后记格式希望会对你的写作带来参考帮助以解你的写作忧愁。(1。大兴安岭职业学院2。大兴安岭行署民族宗教局,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3。鄂伦春自治旗文联,内蒙古阿里河165450)摘要:鄂伦春人通过传统的狩猎禁忌维持着生态平衡,维护了人与自然间的互存关系,保护着养育自身的生态环境.这些习惯文环境保护法的效力长久,而且为氏族全体成员遵守.力图从生态价值观与生态道德观层面阐述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实践证明鄂

2、伦春族生态文化传统值得借鉴、继承与发扬.关键词:狩猎禁忌生态价值生态道德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2)31016002禁忌属于心理民俗与信仰民俗.作为以狩猎为生存方式的鄂伦春族而言,狩猎禁忌贯穿于鄂伦春族生活的整个脉络,众多的狩猎禁忌基于族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关爱与敬畏,鄂伦春族文学文本中体现了神、自然与人三方的平等、友与依存关系.鄂伦春族是大兴安岭真正的主人,鄂伦春族生产与生活中的狩猎禁忌,保护了大兴安岭珍禽异兽与植物的自然生长,保持着原始森林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保障了大兴安岭地区

3、这篇原创出处:shuoshilunargin-top:5px;margin-right:10px;text-align:center;float:left;argin-left:10px;border:1pxsolid#ddd;border-bottom:2pxsolid#ddd;position:relative;overflo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禁忌和山神论文后记格式乌塔其即太爷,称狼为翁即模仿其叫声,称公熊为雅亚即祖父或阿马哈即舅舅,称母熊为太贴即祖母或额聂赫即伯母

4、,狩猎禁忌词汇表明鄂伦春族的生命平等意识.若打死虎或熊,甚至吃时都有较详细的禁忌规矩,吃后还要举行风葬仪式,向其道歉请求原谅,将剩下的头骨,有时将其他熊骨一起用柳树条或草包,选择河边、半山腰或树林中三棵树交叉点上,将其放上[4],借此表达对生命的虔诚的歉意,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这也狩猎禁本篇关于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标题忌的仪式体现.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只是食物链中的一员,鄂伦春族的狩猎实践活动经清楚地证明,他们绝不无视自然规律,绝不盲目追求或滥用资源,鄂伦春族人,以射猎为业.其射猎目的物,为野鸡,为飞

5、龙,为沙鸡,为树鸡,为狍,为鹿,为野猪,为熊,为狐,为狼,为虎,为水獭,为豹,为灰鼠等.常猎兽,则狍、鹿、狐、灰鼠四种也.[5]鄂伦春人把有生物看得和人一样平等甚至高人一等,相信动物与人一样具有灵魂和智,还以轮回与不朽.此,凡是鄂伦春人不急于猎杀的动物,猎人照例饶命.由此知,鄂伦春人狩猎生产的目的绝不是狂捕乱杀,而是为了供给自生活资料唯一的生活资料.鄂伦春人根据动物的生长与活动规律发明了鹿候历,族人据此依照动物繁殖的规律有选择地捕猎,有效地保持着人与动物的生态平衡.鄂伦春猎人将一年分为鹿胎期、鹿茸期、鹿尾期与细毛期,鹿尾期是绝对不能猎鹿

6、的鄂伦春人出猎时还禁忌打杀鸿雁、天鹅与鸳鸯等,他们认为这是不吉利的,实际上是怕破坏动物的夫妻生活.鄂伦春人碰到正交配的动物,绝对不能射击,怕猎杀了们,会受到兽类诅咒,后世不得安鄂伦春人不准捕打正孵化或哺乳的雌性禽兽,果谁打了,以后再也不会打到猎物了,实质上,此方能保障动物种类的世代延续,能保证以后打到更多的猎物,这种行为既人道又利于自身的发展,正是鄂伦春人神性而产生的狩猎禁忌观念使族人的生命得到了保障,时,也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人类的栖居地.,等于断送或自绝了自的生命.鄂伦春人打猎时不能唱歌跳舞,更不准咒骂猎物,说一定把的头割下来或把的腿

7、打断等类的话,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惊吓动物遭到报应,为打猎仅是鄂伦春族的生存道,不是什游玩消遣,表现出不得不伤害生命的现实处境.鄂伦春人出猎时禁忌说大而空的话,比不准说我一定能打获很多猎物等等,猎人什动物也猎取不到,这也起到对贪婪心的警示作用,该族每个成年人,一年内起码要食用四百公斤兽肉,即每天一公斤多.[6]照此计算,1953年,全族人口共计2256人[7],全部按照计算,全族人口每年不过需要兽肉9。024万公斤.以上狩猎禁忌都表明鄂伦春人对动物生命的重视,使得鄂伦春人对动物猎杀得有礼、有时、有节有制.当下,鄂伦春族的居住地主要黑龙江省与

8、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大、兴安岭一带,放下猎的鄂伦春人经转而务农或从事林业生产,但纵观鄂伦春族狩猎禁忌,依然见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这将对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