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

ID:24295174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_第1页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_第2页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_第3页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体会【关键词】疝: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X片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下简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誉为疝手术的里程碑[1],我院自2006年6月~2008年3月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Bardmesh,perfixplug共修补30例腹股沟疝,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共32例次,全部为男性,年龄为17~80岁,平均61岁。其中30例次斜疝(右侧15例次,左侧13例次),2例次直疝;2例是双侧腹股沟斜疝。  1.2手术方法  30例全部在连续

2、硬膜外麻醉下手术,其中1例因硬膜外麻醉失败改为局麻,选择相对内环处顺皮纹切口长约3~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显露疝囊等步骤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同。疝囊较小者仅做高位分离,不切开疝囊或结扎。疝囊较大者,可切开横断后再分离至高位,闭锁近端疝囊,但不高位结扎,使其成为小疝囊。将高位分离的疝囊充分回纳入腹腔,然后将伞状疝环填充物(perfixplug)从疝环口顶入腹腔,填充物叶瓣四周与内环周围腹横筋膜固定4~5针,最后在游离的精索后方把修补X片(Bardmesh)平整地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X片预留孔穴刚好让精索通过,无

3、需缝合固定,精索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  1.3结果  30例患者全部痊愈,无切口感染,至今无复发,手术历时40±5分钟,平均住院1周,最短4天。术后创口疼痛轻微,无牵扯感,术后6~12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局麻病例术后即可自由活动,日常生活无受限。1例术后发生尿潴留,留置导尿管1天,次日拔除。  2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仅需疝囊充分高位分离,不求高位结扎,将填充物塞入内环,四周确实固定在腹横筋膜上即可,无需对腹股沟结构做精细解剖和高张力修补,从而避免了像传统张力修补方法损伤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及腹股沟大血管可能。传统的疝修

4、补术是以疝囊高位结扎与张力性内环重建和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方法来完成的,术后切口疼痛难以忍受和牵扯感,恢复慢。而本组患者术后6~12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局麻病例术后即可自由活动,日常生活无受限。  疝术后复发为疝外科的一大难题。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其针孔和修补引起的张力是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2];同时修补干扰了正常的解剖结构,破坏了腹股沟区的闸门机制亦是复发的原因。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用填充物填压,填充物受到腹腔压力时,可使压力迅速扩散到各个方向,起到缓冲作用;其次,Bardmeshperfixplug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几分钟内在体内

5、纤维蛋白的凝胶作用下与组织粘合固定使腹股沟后壁形成坚固的屏障而得到持久的加强,且无张力存在,有效防止了疝的复发。  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增加感染的发生率,本组30例,无一例创口感染。这离不开严格无菌操作与严密止血,但以聚丙烯为原材料制成的bardmesh和perfixplug与组织有很好的相容性,且补片内空隙均大于10u,中性白细胞可自由出入,而直径为1u大小的细菌不能隐藏,所以具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3]。  无张力疝修补术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它仅适用于内口(<4~5cm)的腹股沟疝,否则伞状填充X片虽可张开,但不能覆盖内口边缘腹横筋膜外1~

6、2cm,修补就不大可靠,因为内口边缘腹横筋膜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故对腹股沟后壁缺损严重者,采用X片平铺式修补腹横筋膜缺损较妥;另外,补片价格较昂贵,也影响了该术式在国内的普遍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