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

ID:24312341

大小:6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_第1页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_第2页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李曰戟(山丙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037008)【中图分类号】R7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149-01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对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者,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外移术、激光治疗、微波治疗、下鼻甲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笔者自2005年以来,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肥厚性鼻炎9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木组病人共96例,男58例,女38例,年龄18〜56岁,病程1年至

2、数十年,所有病人均有较重的鼻阻塞、流浓涕或流清涕、头部憋痛史,经药物治疗效果差,部分患者有长期使用鼻腔减充血剂史(如麻黄素、滴鼻净等)。麻醉及手术方法病人取华位,1%地卡因肾上腺素棉片表面麻醉双侧鼻腔两次后,再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鼻甲前中后3个点,用Ref1ex70刀头于下鼻甲游离缘进刀打孔,刀头插入下鼻甲黏膜下,深度约0.5cm,根据不同患者病变程度分2-3点,每点作用时间8-lOs,从前向后或由后往前沿下鼻甲轴的方向操作,直到近下鼻甲后端。术后鼻腔填压棉片,手术历时3〜5min,术后,口服抗生素3天,术后24小

3、时换药取出棉片,1周复诊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及结痂,2周后复诊时下鼻甲水肿消退,鼻腔分泌物减少,鼻甲恢复正常大小,鼻腔通气改善,达到正常人的通气水平。1.2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鼻腔通气良好,停用鼻腔粘膜减充血剂,检查可见下鼻甲与中隔间距3mm以上。(2)有效:鼻腔通气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偶用鼻腔粘膜减充血剂,检查可见下鼻甲与中隔有3mm以下间隙。(3)无效:治疗后鼻阻塞无改善。2结果本组96例病人,均观察随访1年以上,显效69例(71.8%),有效25例(26.0%),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并发症及处理结果:(1)

4、术中晕厥3例,因对手术恐惧而引起,经仰卧头低位休息后好转。(2)术后鼻腔粘连2例,均为未按时复诊引起,经局麻下分离恢复正常。(3)术后鼻腔干燥3例,3个月后病症状自行消失。3讨论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效果差,传统手术治疗需住院,费用高、痛苦大、出血多,患者多不愿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本病,利用双击射频产生的能量,将射频刀头与组织之间的电解质转换成等离子体薄层,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后,将能量传递给组织,解离靶组织中的构成细胞成分的分子鍵,分解为小分子气体,形成组织体积减容的效果[

5、1】。由于这种效应局限于0标组织的表层,而且是在温度相对较低情况下(40一70摄氏度),辐射深度为10Oum,所以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降到了最小程度,故称之为“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技术的两大优点:一是低温,手术过程在40—70摄氏度的温度下将切割、消融、止血等功能集于一体[2]。二是组织穿透力低,苏作用范围仅局限于靶器官内电极接触的表层,与常规电刀是通过高温过程使细胞内外液体气化不同,因此,等离子射频最大优点是对鼻甲表面损伤小、操作简单灵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鼻甲黏膜的生理功能,避免了鼻腔术后干燥与粘连,安全性

6、高、适应症广、痛苦小、出血少费用低、不需住院治疗。与“划痕法”(将光纤置于下鼻甲表面汽化凝固)相比,后者发生鼻中隔黏膜损伤、穿孔,术后鼻黏膜粘连的可能性大。与C02激光相比,C02激光于光纤传导,很难经过较小的鼻孔烧灼到下鼻甲的后端而影响疗效,i其波长限制了其穿透深度,照射以表面凝固及汽化为主,止血效果差,对下鼻甲黏膜损伤大。与Nd:YAG激光相比,麻醉吋间及手术吋间明显缩短,术中痛苦小、出血亦明显减少,组织创伤明显减轻,且术后恢复时间缩短,注意事项:(1)表面麻醉要充分,术前了解病人的-般精神状况,成年妇女勿在经期实施手

7、术,让患者了解手术的过程,勿将盐水误咽,操作吋手法要准确,轻盈,避免生硬,(2)对于下鼻甲骨质肥大者,不宜用此法。(3)进刀中遇到下鼻甲骨阻挡,可减缓进入速度或完全退出,重新调整进刀方向。(4)消除患者的恐惧感,避免空腹以防发生晕厥。(5)用肾上腺素收缩下鼻甲,视野清楚,刀头方向更准确。必要时在鼻中隔黏膜与鼻腔外侧壁之间置放1%麻黄素棉片,可起到预防与保护作用。本组发生术后干燥性鼻炎3例,未见其他并发症,术中出血仅l-2ml.(6)术后复诊尤为重要,能及吋清除鼻腔分泌物及渗出物,防止鼻腔粘连的发生。本组2例患者没冇按时复诊

8、清楚分泌物及渗出物,而产生鼻腔粘连影响有疗效。若发生粘连可在局麻下分离,置入油纱条2天可恢复正常,达到治疗效果。参考文献[1】张志明编译,孙树岩,周兵审校。治疗下鼻甲疾病不同技术的回顾和客观评价。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分册。2003,27(2):87-90.[2】张国全。下鼻甲切除术的探讨。中华耳鼻咽喉科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