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

ID:31668666

大小:54.9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6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_第1页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_第2页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微波治疗,观察组给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给予患者微波治疗,采用国产鼻内镜系统,国产WS-3微波系统,功率4

2、档,麻醉满意后收缩鼻腔,微波刀头烧灼除去肥厚鼻甲部分,操作1-3次直至鼻通气良好,术后填塞纱条。1.2.2观察组给予患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使用美国杰西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功率5档,全麻或局麻满意后使用1%地卡因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黏膜下浸润麻醉,用E4145刀头蘸生理盐水刺入下鼻甲前端下缘与内侧面,进入后向后推进消融10s,每侧进行2-4次,术后填塞纱条。1.3观察指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患者可以停用鼻粘膜减充血药物,下鼻甲和鼻底、鼻中隔的最近距离在5mm以上;有效:患者鼻塞直至减轻或者偶尔出现交替性鼻塞,

3、下鼻甲缩小,同鼻中隔最近距离在2-5mm之间;无效:患者鼻塞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下鼻甲未见明显缩小,同鼻中隔最近的距离在2mm以下[3]。同时记录两组患者鼻腔粘膜瘢痕形成、鼻干、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2o3讨论慢性肥厚性鼻炎一般是由单纯性鼻炎转变来的,黏膜的上皮纤毛发生脱落、炎症性细胞发

4、生浸润和毛细血管的膨胀等多因素引发黏膜、黏膜下层及骨膜与骨纤维组织发横增生和肥厚,一般以下鼻甲为主,骨膜的增殖反应发生后造成成骨的变化,让鼻甲骨发生变硬或者实质性的肥厚。以往本病在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内科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鼻喷药物和减充血药物,但是疗效较差,外科常用的鼻甲部分切除手术、微波、激光等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者大量出血和鼻腔黏膜反应较重等并发症。我院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的方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该方法借助射频刀头将双极射频产生能量作用在患处,将组织间的电解质液转变为离子状态蒸汽,带电离子可被电场加速,使得组织细胞以分子形式

5、发送解体[4]。发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对手术周边组织不会造成损伤,术中视野清楚,准确性较高,出血极少或不出血。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93.18%,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相当。观察组术后发生鼻腔黏膜瘢痕形成2例,鼻干1例,鼻出血1例,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