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

ID:24343722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_第1页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_第2页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效果研究(安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河南安阳455000)【摘要】目的:探究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等情况。结果: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屮疼痛评分(0.50±0.20),行走评分(1.13±0.90),坐立评分(0.50

2、±0.22),自理能力评分(0.44±0.19),举重物评分(1.23±0.81)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Cobb角(9.43±1.52)、VAS评分(2.81±0.48)、SVA评分(0.11±1.38),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效果明显,能有效矫正侧弯角度,缓解疼痛,值得深入研究应用。【关键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腰椎退变性侧弯【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

3、2(2016)01-0147-02腰椎退变性侧弯主要由非对称性脊柱退变演变而来,主要表现为腰背疼痛、椎管狭窄等[1-2]。本研宂对我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采取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效果令人满意,报告如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4例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14例,女性40例,年龄在57至72岁之间,平均(65.0±1.0)岁,病程在4至12年之间,平均(6.5±0.5)年。其中顶椎位于L3者13例,L2-3者3例,L3-4者6例,其他32例,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精神异常等患者。1

4、.2治疗方法本组54例患者手术前均接受X线、MR、CT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腰椎退行性侧弯病变部位及严重程度。所冇患者均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常规消毒布巾,选择俯卧位,全麻,病变节段确定后从后正中入路行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剥离骨膜下椎旁肌,充分暴露椎板、关节突,对主要病变一一狭窄节段冇针对性的进行开窗减压,把突出的椎间盘彻底清除,适当扩展神经根管(主要目的是松解神经根)。松解融合节段的关节突,把预弯棒放在适当的部位,并选择预弯棒以尽量的恢复腰椎前凸及纠正侧弯,冋吋给予患者弯侧加压操作[3-4】。1.3观察指标术后随访1年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VAS评分、

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SVA(矢状面垂直轴)等情况,其中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包括疼痛、行走、坐立、自理能力、举重物等指标。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各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吋差异脊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疼痛评分(0.50±0.20),行走评分(1.13±0.90),坐立评分(0.50±0.22),自理能力评分(

6、0.44±0.19),举重物评分(1.23±0.81)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1.讨论腰椎退变性侧弯主要与椎间盘退变、脊柱非对称性退变等奋关,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B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弯的方式主要为手术,手术指征主要为神经功能严重障碍及保守治疗无效者;由于腰椎退变性侧弯多伴冇椎管狭窄症状,为此手术治疗根本B的是抑制畸形进一步发展,解除神经根压迫,重建冠状面及矢状面平衡,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确定固定融合范围及节段。冋时腰椎退变性侧弯患者治疗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査,了解侧弯部位、椎体旋转程度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一般资

7、料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本研究54例患者行选择性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Cobb角、VAS评分、SVA明显优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9.59、13.25、1.66,差异冇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SVA(矢状面垂直轴)主要为脊柱矢状面,若其恢复平衡可减少下腰痛,有利于恢复脊柱功能。【参考文献】[1】杨勇.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重度腰椎滑脱[」].中医正骨,2011,23(6):66.[2】张绍东,滕宇飞,许龙吉等.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