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

ID:24447766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_第1页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_第2页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_第3页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_第4页
资源描述:

《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89例腹泻病人痢疾志贺氏菌属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调【摘要】为了解我市痢疾志贺氏菌属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我院2007年1~12月份门诊及住院的腹泻病人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可疑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及K-B法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89株志贺菌,其中以福氏志贺氏菌(B群)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性高。我市腹泻病人中以

2、福氏志贺氏菌为主要菌群,其耐药性显著增加,临床用药应考虑以哌拉西林、头孢哌酮、亚胺培南等抗菌药为首选。【关键词】腹泻志贺氏菌耐药性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夏秋季发病率较高的肠道传染病,研究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监测,对探索其流行规律,控制发病率,改进防治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市2007年1-12月份志贺氏菌群的分布趋势及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标本89例粪便标本均来自于2007年1~12月份传染病房及门诊患者。  1.2培养基  SS、M-H和中国蓝培养基、肠肝菌科生化鉴定管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

3、厂;药敏纸片(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吡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安曲南、亚胺培南)购自北京天坛药品生物技术公司;志贺菌属诊断血清购自兰州生物试剂厂。  1.3培养及鉴定  标本接种于麦康凯、SS平板及克氏双糖铁(我院细菌室制备,培养基购自上海医化所;诊断血清购自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方法按肠道常规方法[1]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技术开发部生产)。  2结果  89株志贺菌经鉴定福氏志贺氏菌68株(76.4%

4、),宋内氏菌21株(23.6%);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药敏检测结果见表1。  表189株志贺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略)  3讨论  志贺氏菌属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细菌性痢疾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分布最广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数菌痢为散发病例,引起人-人之间的传播,偶可因污染了水和食物而引起爆发流行,任何季节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更为常见[2-6]。  志贺氏菌属的

5、菌群分布各地之间有差异,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其菌群分布也不尽相同。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流行菌群以B群为主,D群次之[2-6]。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宁夏固原市细菌性痢疾志贺菌属以福氏贺菌感染为主,占76.4%,宋内氏菌次之,占23.6%,与文献报道相似。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8.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92.6%)、头孢曲松(72.1%)等,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分析其原因,前者因价格低廉,而我市又是山区,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在临床上是首选药、应用范围广,导致了耐药,

6、后者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少,耐药机会少,因而治疗效果佳。  综上所述,该地区成人细菌性痢疾从细菌学角度看,以福氏志贺菌感染常见,且对常用药物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性较高,相比较亚胺培南敏感性高,提醒临床大夫在治疗此类患者时,不能单从经济方面考虑,选较为便宜的药物去治疗,而导致病情延误;应常规性粪便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