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ID:24573026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_第1页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_第2页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_第3页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_第4页
资源描述: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在语文实践中,识字写字是基础,是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纵观我们平时的识字教学,由于识字量大,时间紧任务重,导致课堂常常变成了教师的枯燥讲解,整个课堂死气沉沉、费时低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去承担“识字教学”这份责任呢?为此,我和同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参照重庆打造“卓越课堂”的相关要求,确立了《“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有效识字研究》的课题,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就犹如一株小树苗,必须有根的营养、干的支撑、叶的繁茂、花的绽放,才会结出甜蜜的果实来。  一、教师动起来是“根”  要求教师是个

2、能“动”起来的人,走上讲台神采飞扬,热情奔放。在课堂上思维活跃,语言富有感染力,肢体语言得体,以自己的教学热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好的课堂常规是“干”  既要让学生动起来,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又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就必须有一定的课堂常规约束。  首先,常规训练不能强调机械化、模式化,不要过分强调坐姿、掌声的整齐划一,而应该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个体学习时、小组讨论时、集体游戏时、作业时等等不同情况下应该注意些什么。4  其次,在识字教学中要做到动静结合,放收有度。识字教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包括听、说、读、写、

3、看、思、唱、跳、演、画、做、玩。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有不同的“动”法。  再次,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学生有活生生的思想,他们在活动中肯定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规范的同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  有了课堂常规这“干”,才能为学生活而不乱的课堂提供支撑与保障。  三、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是“叶”  1.初读环节,严把读音关  识字的第一步就是识记生字读音,我们安排了这样几个循序渐进的环节:(1)自由读课文,遇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对于较难的课文,第一步一般可安排范读引路,而把自读作为第二步);(2)把生

4、字连词用卡片、多媒体投影等手段单独凸显出来,检查订正。(3)指名读课文或同位、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检查字音,及时发现问题,纠错改错。  2.教给方法,记忆字形  如何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字形,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  (1)教给识记方法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激发识字兴趣  3.加强指导,把好写字关4  课堂上,我们注重加强观察引导,如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三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关键笔画。要注意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要求学生写字时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和“三个

5、一”,即一拳、一尺和一寸。  有了的识字教学方法这“叶”的繁茂,才能为识字教学课堂注入鲜活的灵魂。  四、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识字渠道是“花”  崔峦老师强调指出:识字提倡“两条腿走路”:一是课内,二是课外。课外识字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另一目标,我们采用了学生易接受的形式,经常让所学生字同学生见面,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1.广泛阅读法。即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识字。  3.在读写实践中识好字、写好字、用好字。  有了拓展识字渠道这朵“花”的绽放,才能让我们的识字教学课堂更加绚烂。  

6、五、取得的成绩是“果”  有了根的营养、干的支撑、叶的繁茂、花的绽放,我们的识字教学实验就能结出甜蜜的果实。  1.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学生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渐提高。  2.学生识字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大增,获得了主动发展。4  3.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遇到不认识的字能主动请教,或自己查字典。  4.促进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  5.学生的生字书写规范美观,书写水平超过了高一年级的学生。  当然,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体、个性的方法呢?这还需要我们不断地

7、探索,为全面、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更多、更好的尝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汉字传承添上精彩的一笔!  编辑曾彦慧  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