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ID:24637222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_第1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_第2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_第3页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昆明市宜良县藏方小学方勇【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从老师的表情中你读懂了什么?(微笑----)真聪明,你们读懂了老师脸上的文字。对,是高兴,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这有限的四十分钟。    2、同

2、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写在白纸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既不是写在白纸上,也不是印在书本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大自然的文字)(多媒体出示)3、作者简介:伊林,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等。4、齐读课题,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大自然这本书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呢?这上面写了什么?这些文字有什么作用?……)    师:这些问题都提得很好,归纳起来就是两个问题,即:大自然文字是什么?写在什么上面的?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又能读懂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

3、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边读边用笔圈出)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星座、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师:可以看出同学们在刚才的阅读中读得非常认真,准确的找出了课文中介绍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从这些文字中,人们读懂些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3、学生自由读第2—6节.大自然就是一本书,它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星星、云,还有地上的石灰石、花岗石,那么我们可以把大自然这本书分成上下两册,请同学们依据课文内容给上、下册分别取书名。。教师引导归纳可分为天书和地书两类。(板书:天书地书)学生再依据课文内容填取:()的天书和()的地书。(师板书:神奇有趣)。板书设计:24大自然的文字天地

4、书书(神奇)(有趣)  三、 精读感悟,读懂大自然的“文字(一)学习二三自然段,解读大自然的“天书”。1、重点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圈出写了哪种大自然的文字,这种文字写在什么上面的?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同桌讨论后做填空题。)大自然是一本书,(北极星)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天空),告诉我们(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2、让学生运用在第2自然段中学到的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1)课件出示白云、砧状云图,学生观察后猜测会出现什么样的气象。学生默读第3自然,并做填空题。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2)师生检查订正(3)理解“预兆”3、勤劳的人们在

5、生产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着智慧,“看云识天气”早已是他们的习惯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根据老师出示的农谚说一说你的理解。云是天气的招牌: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二)自主探究。请大家试着用学习2、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5、6自然段。归纳学习要点,自由朗读5、6自然段,围绕“大自然的地书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写在什么上面的?它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问题同位展开交流讨论。1、汇报交流地上的文字——石灰石石灰石谁能到前面给大家介绍石灰石

6、,它是什么样子的?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介绍完之后,其他同学补充介绍。教师相机出示石灰石的图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大自然是一本书,()是大自然文字,它写在(),告诉我们()2、汇报交流地上的文字——花岗石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普通人的疑问是:(   )?学生回答原文句子“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出示花岗石的图片,教师质疑“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花岗石指名朗读这一段,思考这个问题。学生交流花岗石的来历。教师出示: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

7、一起走。④学生自由阅读这一部分,并找出里面的动词,圈画出来。体会地壳运动的动词“搬、穿、爬、带、走”的准确和巧妙。思考“爬”为什么用引号?作者运用的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地质搬迁,而且还体现了速度之慢。(板书:花岗岩地质之迁)⑤指导朗读第6段,重点指导疑问句“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和动词“搬、穿、爬、带、走”,加深感悟大自然的神奇。3、 教师引导重点品读第六自然段。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